人民网首页
  开展理论研究、形成理论成果,是党内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成功做法,有利于为巩固和发展活动成果提供理论遵循。为不断深化对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和实践的规律性认识,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面临问题、目标路径等方面,制作本期策划,供网友学习参考。
 

为民务实清廉——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

为民群众路线的出发点落脚点

清廉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

李君如:为民务实清廉 坚持群众路线的时代要求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从其科学内涵来说,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群众。

?曲青山:为民务实清廉 群众路线的时代内涵
?在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中焕发生机
?把为民务实清廉作为价值追求

务实群众路线的本质特征

 

景凤启:为民务实清廉 共产党人崇高的价值追求
  为民,深刻揭示了执政党兴衰存亡的内在因素,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之魂。为民的精神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石仲泉:“为民务实清廉”的主要内容
?季明:把握“为民、务实、清廉”的精髓要义
?为民务实清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箴言
 

整治“四风”——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

大扫除
大扫除

  解决“四风”问题须内外兼修
  解决“四风”问题,需要深刻认识“四风”问题产生的主客观根源,从主观根源入手加强修养,从客观根源入手加强制度建设,坚持内外兼修、综合治理。
  从“总开关”上解决“四风”问题
  既要注重建立长效机制,从制度上解决“四风”问题,也要从思想教育入手,深刻剖析产生“四风”的思想根源,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必须破除“四风”
  “四风”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
?石仲泉:反“四风”关键靠制度 不要停留在喊口号  ?着力解决“四风”问题
?“四风”的哲学剖析               ?“四风”的危害及破除之道

 

批评与自我批评——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

  李君如: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有力武器
  教育实践活动活动能否取得令全党全国人民满意的成效,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能否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认认真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郑科扬: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能就事论事,而要立足于帮助同志提高思想政治觉悟,该洗脸的洗脸,该洗澡的洗澡,既要治标疗疾,又要祛病除根。
  姚桓:批评自我批评的老传统丢不得、用得上、大有益
  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自我批评,解决理想信念宗旨等问题,是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头戏”,关系到下一阶段的整改能否顺利进行。
?批评与自我批评:具体才深刻        ?如何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
?努力把握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原则与方法   ?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利器

“找不到问题”本身就是问题“找不到问题”本身就是问题
 

密切联系群众——紧抓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

领导干部深入群众 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
领导干部深入群众 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

  紧紧抓住密切联系群众这个根本
  要使活动扎实开展、取得实效,必须紧紧抓住密切联系群众这个根本,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宗旨意识。
  曲青山:人民就是“上帝”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人民群众。在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条件下,脱离人民群众的危险现实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真正过好密切联系群众这一关
  是否坚持群众路线,能不能密切联系群众,对于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重大考验。我们党和我们的党员、干部,必须真正过好这一关。
?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任何时候都不能削弱和丢掉  ?用“血肉联系”描述党群关系的由来
?从沂蒙根据地看党群鱼水情是怎样形成的     ?密切联系群众需修炼四种心境

 

中国梦——实践群众路线的目标路径

  辛鸣: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没有华丽的辞藻,一个质朴的话语却能引发社会广泛共鸣、赢得人民热情呼应,原因何在?就在于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保持党群血肉联系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强保证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同时,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中国梦就会成为镜花水月。
  群众路线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从实践主体看,群众路线所强调的依靠人民是中国道路的力量所在。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实现中国梦必须更好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实现中国梦的制胜法宝
?群众路线是实现中国梦的成功之路     ?中国梦视域下实践群众路线的路径选择

凝聚中国力量 实现中国梦凝聚中国力量 实现中国梦
 

枫桥经验——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实践典范

“枫桥经验”在浙江
“枫桥经验”在浙江

  枫桥经验
  枫桥经验,起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改造“四类分子”(地、富、反、坏分子)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虽然中央决定了“一个不杀,大部不捉”的方针,但许多地方在具体推行过程中,依然是定指标、“关一批”、“判一批”、“杀一批”的做法。
  “枫桥经验”的当代价值及对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启示
  总结弘扬枫桥经验,最重要的是领会其中孕含的精神实质和实践价值,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好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
  枫桥经验的诞生、发展与创新(上)(下)
  在中国的版图上,枫桥只是一个普通的江南小镇。但是,作为“枫桥经验”的发源地,枫桥,一直没有离开过人们的视线。
?“五主动”——群众工作的有效抓手  ?再提“枫桥经验”的深刻用意
?从“枫桥经验”到平安建设      ?“枫桥经验”仍有生命力

 

构建长效机制——检验活动是否取得实效的重要标准

  中央党校教授高新民:
  要在全党全国形成良好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需要进一步拓宽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的思路,把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融入国家与社会的治理结构中。
  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荣臣:
  构建走群众路线长效机制,我认为必须做到:第一,从党性出发,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第二,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必须顺应群众期待、回应社会关切。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瑜:
  中央领导率先垂范,对于当前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领导干部要真正地“和群众打成一片”。
?着力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如何建立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长效机制
?以制度新路呵护党的生命线      ?构建坚持群众路线长效机制


为人民群众撑起“群众路线”
为人民群众撑起“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