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由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上海行政学院城市社会研究所联合举办“党的群众路线和当前社会稳定”研讨会在上海市社联召开,来自市法学会、市政法委研究室、华东政法大学等的学者近40余人参加。
科社学会会长夏军认为,经济发展转型必然推动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自身建设的改革,当前党内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顺应发展需求、促进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人人期盼稳定,都不希望回到“文革”动乱的年代。然而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因素和面临的挑战依然复杂和严峻,必须通过改革和法治,促进社会和谐。
南政上海校区孙力教授认为,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在社会稳定中有两个支撑点:从民生角度,政府尽责做好公共服务就是最现实的群众工作,把人民群众的教育、医疗和住房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保障的领域,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另外,确保人民群众参与公共服务资源分配的协商权利,让百姓广泛参与社会利益分配的决策,获得群众对政府决策的信任。这两个支撑是化解社会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举措。
市法学会陈金鑫教授认为,毛泽东同志60年前总结的浙江“枫桥经验”至今仍具有生命力,是相信和依靠群众,解决地方发展带来的利益矛盾和冲突问题的宝贵财富,是各级党的组织保持党的优良传统、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依法治理社会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要努力从政府决策源头上遏制利益分化对社会底线的冲击,建立政府科学决策法律制度,用好“枫桥经验”,建立社会公开协商认同平台,提升各级政府和组织依法化解社会矛盾冲突的能力。
市社联王邦佐和科社学会副会长吴解生认为,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是防止执政党脱离群众、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保证和有效途径。改革开放35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积累的各类社会问题已日显突出,必须加大发展方式转型的力度、加大城市生态建设力度、加大法治政府建设和公共服务投入力度、加大民生基本保障的力度,以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保障追求美好生活基本权利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