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

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任何时候都不能削弱和丢掉

2013年07月23日09:18  来源:光明日报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党的十八大决定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举措,目的在于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只有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才能使党的执政地位获得最牢固的政治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

  永远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体现了“我是谁”的根本立场问题。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衣食父母,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首要的就是心中要装着群众。

  始终站稳群众立场。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就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说话办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当前,有些领导干部缺乏对群众的感情,不屑、不愿也不会与群众交朋友,伤害了群众感情,影响了党群关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作为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有爱民、忧民、恤民的情怀,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自觉从人民群众的立场出发,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真正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

  坚决摒弃特权思想。特权思想就是掌握权力的人把自己置于人民群众之上,而不是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当前,少数领导干部特权思想还比较严重,他们总爱多吃多占,以各种形式侵占公共利益,利用手中权力为亲属子女谋取利益,这给我们党造成极坏影响,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反感,疏远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各级领导干部要严格落实党纪国法,坚决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既要严以律己、克己奉公,又要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

  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党的作风不是小事,它关乎人心向背,关系党和人民的事业成败。不正之风的不断发展,必将像一座无形的墙把党和人民隔开。因此,要以八项规定为切入点和动员令,在总结前一段成果的基础上,完善相关制度规定,下大力气狠抓作风建设,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常抓不懈,坚决防止虎头蛇尾。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疾苦。要树立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作风,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勇于和善于为人民做实事、做好事,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

  始终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反映了“依靠谁”的根本方法问题。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活动的主体。只有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才能不断推动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进步。

  切实保障人民民主权利。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是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重要前提。现阶段,必须以更大政治勇气和智慧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要不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宽民主渠道,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努力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依法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要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各种公开办事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确保权力行使过程成为权力服务人民、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的过程。

  充分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从安徽凤阳小岗村首创的“大包干”到浙江温州乡镇企业的崛起,从广西宜山农民发起的“村民自治”到吉林梨树农民“海选”村委会,无不体现了人民的首创精神。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敢为事业用人才,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要鼓励创新、鼓励创造、宽容失败,为激发人民群众创造精神提供宽松的制度环境,把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无穷伟力和智慧发掘出来。

  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能够制定正确政策的重要法宝。当前,有的党员干部自以为学历高、头脑聪明、知识丰富,就觉得比群众高明,认为群众素质低、思想落后,看事情比较短见,看问题不够深刻,从心底里瞧不起群众,不把群众放在眼里,不愿意向群众学习。这种观点是万万要不得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放下架子,拜群众为师,向群众问计,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增长智慧,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

  积极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

  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解决了“为了谁”的根本观点问题。人民群众是讲实际的。从一定意义上讲,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感情与党和政府的关系,根本上取决于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程度。各级领导干部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看得比泰山还重,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解决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群众利益无小事。”人民群众对看得见、摸得着的切身利益问题感受最直接、最深刻。当前,人民群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人民群众的期盼,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现阶段,我们要不断推进就业、分配、医疗、住房等重点民生工程,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

  努力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不只关心眼前的切实利益,更关心关乎未来的长远利益、发展利益和根本利益。一些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牺牲了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最终也不可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抱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本着“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精神,引导和帮助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自身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长长久久的利益。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针对资本主义生产对人的异化造成人的畸形发展的现实,提出了在未来社会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命题。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体力和智力得到发展,各方面的才能和工作能力得到发展,也包括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得到发展。现阶段,我们进行的各项事业,进行的一切工作,都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群众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人:林培雄、孙存良)

分享到:
(责编:秦华、赵晶)

相关专题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