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

密切联系群众需修炼四种心境

王生怀

2013年07月10日13:37  来源:安徽日报

党的作风是指党的各级组织和每个党员在政治、思想、组织、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党的优良作风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重要体现。党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否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追根溯源,根子在共产党人的观念与觉悟上。因此,克服“四风”之弊,密切联系群众,需要硬性制约,更需要从加强教育、改变观念、提高觉悟入手,端正党员干部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需要党员干部修炼四种心境。

一、对权力要有敬畏之心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一切权力的所有者,党员干部直接或间接被人民群众推选、受人民群众委托、代表人民群众来行使权力。因此党员干部必须明确,不仅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给予的,各级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也是人民赋予的,党员干部要敬畏手中的权力。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只能用来为党工作、为人民谋利益,而不能用来谋私利。正确运用手中权力,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谋福祉,必然为人民群众所称道;以权谋私、与民争利,必然被人民群众所不齿。权力是把双刃剑,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掉一个人,要强化用权的忧患意识,小心谨慎用好手中的权力,自觉做到权大不忘责任重、位高不移公仆心。对权力的敬畏,说到底就是权力的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和愿望,以实现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价值导向。从总体上来看,对权力的敬畏之心,由三个方面的观念组成:一是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领导的功能关键在服务,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要切实履行职责,凝聚起最大力量,为人民服务、为大局服务、为发展服务。党员干部只有以强烈的服务意识和优质的服务工作,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任何脱离服务的权力都会遭到群众的唾弃。二是权力就是责任的观念。权力与责任是密不可分的,权力与责任成正比例关系,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人民群众将权力授予党员干部,让他们来为群众、为社会履行服务职责,职责履行得好,群众满意了,就会继续支持,党员干部的价值也就得到了实现;反之就会辜负群众信任,丧失群众支持,失去权力职位。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党员干部理解不透其中的辩证关系,只想当官,不想做事,不想负责任,在其位不谋其政,碰到问题不解决,遇到矛盾绕着走,对职权范围内的事该抓的不抓、该管的不管,结果使问题越积越多,害人害己,更损害了党的事业。因此党员干部必须把权力与责任统一起来,真正做到掌权为公、当官为民、秉公用权、为民尽责。三是公仆就是奉献的观念。公仆意味着牺牲和奉献,与趾高气扬、当官做老爷相对立。既为公仆,就必须廉洁奉公,不能借权力损公肥私。要想发财,就别当公仆;要当公仆,就要肯付出,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人民群众。

二、对群众要有亲和之心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对群众的亲和之心具体由三个方面的观念组成:一是向群众学习的观念。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智慧的源泉,因而在人民群众之中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新中国的历史上,许许多多伟大的创造都是人民群众的实践产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我们更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拜人民群众为师,将人民群众的创造和经验加以集中和提倡,从而在依靠群众的前提下领导群众,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无穷无尽的精神宝藏。党员干部只有摆正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善于做群众的学生,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才有可能做群众的先生。二是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每一个共产党人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真正做到体察民情,了解民意,热心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的看上去琐碎,但对每个群众和每个家庭,都是大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做群众所盼,以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办好每一件实事。三是珍惜民力的观念。珍惜民力,不仅仅是指党员干部不要增加基层和群众的负担,更重要的是指党员干部要节约公共资源,节约财政支出,把公共资源、财政支出用在刀刃上,用在群众想办而无力办的公共事业上,不要倾地方、部门、单位的财力盲目铺摊子、上工程,搞花拳绣腿。总之,修炼对群众的亲和之心,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员干部都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自觉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检验自己的工作和政绩,做到凡是为民造福的事情就一定千方百计办好、凡是损害广大群众利益的事情就坚决不办。 “心系群众方能如鱼得水,背离群众必然似树断根”。只要你关心群众,理解群众,同群众同甘共苦,任何问题都容易解决,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分享到:
(责编:姜萍萍、程宏毅)

相关专题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