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堅持群眾路線 強化理論武裝

2014年05月09日19:58  來源:青海日報

提高新形勢下群眾工作能力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群眾工作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特點,面臨著新的挑戰。為此,必須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增強群眾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不斷提高新形勢下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一、深刻把握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時代特征是做好群眾工作的前提群眾工作對象多元化。群眾工作的對象是群眾,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各項改革的深入推進,社會流動性的增強,群眾工作的對象類型日益呈現多元化的特點。不同階層的群眾由於所處的社會地位、經濟地位和生存狀態的不同,產生了不同的價值觀念和利益訴求。工作對象的多元化要求群眾工作方式方法更應具有差異性和針對性。

群眾工作內容多樣化。群眾工作對象的多元化直接帶來了群眾利益訴求的多樣化和復雜化。當前,人民群眾訴求從相對單純的物質需求和生存需求,逐步向精神需求和民主權利需求轉變,利益訴求不斷延伸和擴大。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合理協調處理好各階層群眾的利益訴求,有效疏導群眾情緒等已成為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重要內容。

群眾工作環境復雜化。隨著利益格局從調整階段進入縱深發展的階段,遺留問題和現實問題相互交織,合理訴求和無理訴求相互疊加,直接利益和間接利益的相互糾集,各種矛盾集中呈現、錯綜復雜。特別是隨著互聯網等新興媒體的興起,社會輿論環境發生了重大而深刻的變化,“輿論監督倒逼”現象成為群眾工作的新特點。工作環境的復雜化無疑給群眾工作的開展帶來了新的挑戰和壓力。

群眾工作主體在變化。群眾工作的主體是黨的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黨員隊伍結構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部分黨員干部在做群眾工作方面出現情感缺失、能力不適等問題。

二、始終站穩群眾立場是新形勢下提高群眾工作能力的先決條件

群眾立場是決定我們黨的性質的根本政治問題。毛澤東指出“立場問題。我們是站在無產階級的和人民大眾的立場。對於共產黨員來說,也就是要站在黨的立場,站在黨性和黨的政策的立場上。”隻有堅定群眾立場才能堅持不懈地做好群眾工作,才能正確制定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才能戰無不勝,黨員領導干部才能夠正確對待事業、群眾、自己,才能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和歷史檢驗的成績。站穩群眾立場,真正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想問題辦事情,是提高群眾工作實效性的必要條件,是提高群眾工作能力的先決條件。群眾工作說到底就是尊重群眾意願維護群眾利益的問題。這就需要各級干部捧著真心,真正站在群眾立場想問題做事情。堅持順民意尊重群眾意願﹔惠民生維護群眾權益﹔解民憂做好群眾工作﹔聚民智依靠群眾辦事﹔促民治支持群眾自治﹔問民效接受群眾檢驗的要求。凡是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決策都要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凡是損害群眾利益的做法都要堅決防止和糾正。盡量從源頭減少矛盾、疏導情緒,切實幫助群眾解決困難和問題。

三、努力創新群眾工作方法是新形勢下提高群眾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徑

努力提高宣傳群眾、組織群眾的能力。由被動應付向主動作為轉變:實現好、維護好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第一要務。突出從群眾反映最強烈、最關心、最急迫的問題入手,直面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辦法解決問題,增強群眾的認同感和信任感。

努力提高求真務實、服務群眾的能力。由簡單管理向綜合服務轉變:把群眾滿意作為衡量的標准。一是要在轉變作風上提高群眾滿意度。二是要在改善民生上提高群眾滿意度。三是要在維穩促和諧上提高群眾滿意度。

努力提高深入群眾、溝通群眾的能力。由行政命令向關懷引導轉變:把融入群眾當作最好的實踐。一是要拉近空間距離融入群眾。二是要拉近身份距離融入群眾。三是要拉近情感距離融入群眾。

努力提高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的能力。由堵向疏轉變:把理順群眾情緒當作最好的切入點。化解矛盾是做好群眾工作的關鍵。一是要切實尊重民意。二是要善於疏導群眾情緒。三是要多辦實事、樂辦“小事”。(海東市委黨校 周 王樂)

分享到:
(責編:楊麗娜、程宏毅)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