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群眾路線網

“天下竟有這樣的官!”

延安時期黨群關系的歷史經驗

韓 偉

2015年02月05日09:02  來源:解放日報

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為理論指導,唯物史觀深刻揭示了人民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黨充分尊重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進程中的重要性,歷來堅持人民觀點,尊重人民的創造性。延安時期,在抗日戰爭日趨緊張的時刻,黨更清醒地認識到要實現抗戰建國的事業,必須要發動民眾的力量。上世紀四十年代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陝甘寧邊區形成了更加融洽的黨群關系,黨員干部與人民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黨員群眾心手相連、同甘共苦,為著團結抗戰、共創幸福生活的目標一起努力。邊區生產獲得了較大的發展,人民過上了豐衣足食的生活。延安時期密切黨群關系的主要經驗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艱苦奮斗的干部作風拉近了黨群距離。延安時期,黨員干部發揚“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人民公仆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的利益工作。1941年,邊區主席林伯渠在《陝甘寧邊區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黨員干部和老百姓食宿在一起,勞作在一起。草鞋、背包、粗衣薄被,尤其是在邊區經濟已經改善的情況下,政府工作人員仍然是每天一斤四兩小米,七分洋錢柴菜,每月一元或二三元的津貼,還常常幾個月不能按發。如果說過去在戰爭中生活,一切不能不簡單,而現在則和平的環境物質較豐,然而我們工作人員沒沾染一點舊氣,抱著“勤勞在先,享受在后”的一直奮斗到革命成功的信念。有些紳士們經過我們縣長幾次“說情婉拒”,“進賄嚴拒”之后對共產黨有了新的認識。有些勞動人民見我們生活太苦,說:“你們為何不派點款,難道你們最低生活我們都不能負擔?”有些外來參觀者,實地看了這些情形,才恍然說,“天下竟有這樣的官!”,以至於官民之間全無隔閡。艱苦奮斗、勤儉節約、全心為民的干部作風,樹立了黨和政府的良好形象,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從而密切了黨群關系。

黨員干部的民主作風密切了黨群關系。延安時期,各級黨員干部堅決摒棄了舊的官僚主義習氣,貫徹民主作風,密切聯系群眾,虛心接受群眾的各種批評建議,並作為改進工作的動力。1944年,林伯渠在邊區政府工作總結中講道:倘若我們不繼續密切聯系實際,向群眾學習,而讓官僚主義的殘余復活以至生長起來,我們就會不能繼續前進,就會倒退,不能貫徹政策,完成任務。邊區副主席、民主人士李鼎銘也說,能不能做到首長動手,主動與群眾結合,是區別領導作風好壞的關鍵。凡是首長負責與群眾結合,丟掉了官僚主義的地方,就有生氣、有辦法、有創造,一切都日新月異。反之,高高在上,缺乏群眾觀點,不調查研究,不向群眾學習,這些人就是在做官,而不是在作革命的領導工作。經過精兵簡政與整風運動后,各級領導的作風發生了極大的轉變,淳耀縣的縣長劉永培,大量移民,創造白源村,創立田雲貴合作社,發展挑鑄原婦紡等等。在調動工作時,老百姓都拉著他,不許他走。黨員干部的民主作風還體現在對各種不同意見的包容上。邊區開展的減租減息運動,得到了大多數貧農的支持,然而在具體執行中也使一些土地出租戶遭受了損失,《解放日報》1942年4月5日特意刊發了一篇群眾來信,題目是《我要加租》:“現在一垧川地(菜地)的收益,至少值三千元以上,我要向佃戶收回,佃戶不肯。要加租,又不肯,向邊區政府交涉,也沒有結果。放著自己的土地,自己卻不能使用。”這樣的不同意見不僅得以發表,而且還附上了耐心的法規政策解釋,及時打消了群眾的疑慮。

高度重視基層一線群眾工作。黨的群眾路線要求重視基層工作,密切黨同農村、工廠一線的群眾的聯系,這是群眾路線的本質要求。邊區政府要求各級黨員干部都要深入工作生產一線,自己動手,與群眾密切結合,與基層工作人員一起工作。在“趙佔魁運動”中,各主管部門領導親自深入工廠,普遍檢查與整理,使得產量大為提高,生產成本降低﹔在除奸反特工作中,保安機關實行首長負責制,自己動手,形成了群眾防奸運動,而不是單純地依靠保安機關的少數人員,從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成效。各級各類學校,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以至於當時的青年都十分熱衷於到農村、工廠等基層一線,與群眾最近的地方去工作,甚至出現了對機關、技術等類型工作的抵觸。1942年《解放日報》發表社論《鄉級政權的基本任務》,認為鄉級政權機關是和廣大人民有著最直接的關系的,過去鄉村政權機關大部分的工作是動員工作。黨群之間的緊密關系正是在扎實、有效的基層工作中得到鞏固。

時代在發展,但黨的優良革命傳統仍是我們“最好的營養劑”。延安時期密切黨群關系的寶貴經驗值得今天深入學習並繼續發揚,黨的歷史發展也充分証明:隻有緊緊聯系群眾,充分相信群眾,發揮人民群眾的創造性與原動力,才能實現國家富強、社會發展、人民幸福的偉大目標。

(作者單位:陝西省社會科學院陝甘寧歷史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革命根據地法制研究所)

分享到:
(責編:權娟、秦華)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