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立足推進落實,構建長效機制,確保“1+3”群眾工作法真正落地
教育實踐活動有期限,但貫徹群眾路線沒有休止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實現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的必然要求。開展好教育實踐活動,既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好中央的規定動作,也要根據本地實際確定好自選動作。“1+3”群眾工作法就是我們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自選動作,是龍江縣各級黨員干部聯系服務群眾的有效載體。
隻有跟蹤問效加上追蹤問責才能真正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落實領導責任,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層層抓落實”。按照中央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安排和部署,龍江縣建立了責任追究、督察暗訪制度,構建了組工干部定點聯系和目標管理考評機制,堅持“書記抓、抓書記”,突出領導干部帶頭,以有效的考評獎懲,凝聚強大的推進合力。縣委成立暗訪組,不定期深入鄉鎮村屯明察暗訪,使廣大群眾看到了縣委、縣政府推進“1+3”群眾工作法的態度和決心,贏得了廣大群眾的擁護和好評。把基層黨組織活動和代辦員補貼納入財政預算,每年縣財政都要下撥1000多萬元,讓基層干部干事創業有底氣,服務群眾有動力。創新干部考評機制,通過讓群眾評價包屯干部和代辦員,讓鄉鎮工作人員評價縣直部門,群眾滿意率達不到80%的干部不能提拔重用,鄉鎮黨委書記群眾滿意率達不到90%一律調離鄉鎮,鄉鎮長達不到90%以上不能列為黨委書記推薦人選,真正賦予群眾在干部選拔任用上的話語權,促使干部眼睛向下、重心向下、服務向下。設立書記信箱和監督電話,讓各級干部置於群眾的監督之下,制定了公開承諾、首問負責、限時辦結等項制度,推進“1+3”群眾工作法深入落實。
通過一級領著一級干,一級做給一級看,強力推進“1+3”群眾工作法,並將其貫穿教育實踐活動各個環節,使全縣黨員干部在黨性上、精神上和靈魂上有了觸動,在思想上、觀念上和作風上有了轉變,在服務上、能力上和業績上有了提高,全縣上下形成了風清氣正的社會氛圍。
一年多的運行實踐已經証明,實施“1+3”群眾工作法,是順應時代要求、轉變干部作風、提升執政能力、服務基層群眾、密切干群關系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創新之舉,是轉變黨在農村的執政方式、創新農村工作方法的一次重大變革,不僅有效轉變了干部作風、提升了服務能力,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的服務力、凝聚力和執政力,而且優化了龍江縣的經濟發展環境,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干群和諧。如今,干群之間正在形成一種新型的魚水關系,黨和政府的陽光形象正在逐步樹立。(作者為中共龍江縣委書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