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盧得志:群眾路線和實事求是是兩條最根本的東西 

——在教育實踐活動學習交流會上的發言

2013年08月13日09:4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參加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學習《論群眾路線——重要論述摘編》,讀到鄧小平同志的一段論述:“毛澤東倡導的作風,群眾路線和實事求是這兩條是最根本的東西。當然民主與集中的關系,自由和紀律的關系,都是很重要的。對我們黨的現狀來說,我個人覺得,群眾路線和實事求是特別重要。”這段話,在若干年前學習鄧小平文選時讀到過,當時聯系自己的工作經歷和觀察思考,大有一種“誠哉斯言”的感慨。這段話沒有全記住,但“群眾路線和實事求是是兩條最根本的東西”這一句卻一直銘記在心,這些年來,個人聯系工作和思想實際,對這兩條最根本的東西,作過一些比較系統深入的學習和思考。今天重溫鄧小平同志的論斷,在倍感親切的同時,聯系我們目前的作風現狀和正在開展的以聚焦作風、集中解決“四風”問題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依然感到非常深刻,非常有針對性。工委機關組織黨的群眾路線集中討論交流,安排我帶頭發言。起初,我想僅就群眾路線問題和大家交流一下學習的體會和認識,后來還是想對這“兩條最根本的東西”都講一下。這是因為,其一,群眾路線、實事求是作為黨的根本工作路線、思想路線都很重要,同屬“最根本的東西”﹔其二,二者又同屬黨的優良作風的范疇,並且有著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系。習近平同志曾經指出,“群眾路線是我們的根本工作路線,它同黨的思想路線是相輔相成、在本質要求上完全統一的”。我看“四風”問題,有的是背離了黨的群眾路線,有的則是違背了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解決“四風”,應當拿起這個思想武器。

一、關於群眾路線

黨的群眾路線的理論基石

黨的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黨取得革命和建設勝利的一大法寶。黨的群眾路線是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為理論根據的,唯物史觀是群眾路線的理論基石。

群眾觀點是唯物史觀的一個極其重要的觀點。唯物史觀因此又被稱作群眾史觀。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是推動社會歷史前進的根本動力﹔而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是代表了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的人民群眾推動了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的變革﹔人民群眾既是改造自然的主體力量,也是改造社會的主體力量﹔既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也是精神文化財富的創造者。因此,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宗旨,就是順應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這一根本規律,緊緊依靠人民群眾的力量,全心全意為最廣大人民群眾謀利益。正是基於馬克思主義的這一基本立場,我們黨才逐步形成了在自己工作中的根本工作路線,即群眾路線。

在國際共運史上,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非常重視黨同人民群眾的關系問題,重視做好群眾工作。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提出過一系列關於黨和人民群眾關系的理論觀點。但是由於當時歷史條件的限制,都沒有明確提出群眾路線的科學概念。黨的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關於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而形成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工作路線和工作方法。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群眾問題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

理論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堅定的基礎。我們學習領會黨的群眾觀點、群眾路線,首先要搞清它的理論根據。隻有深刻理解和准確把握唯物史觀與黨的群眾路線的關系,才能更加自覺堅定地貫徹黨的群眾路線。

黨的群眾路線的提出、形成和發展過程

黨的群眾路線的提出

1922年7月召開的黨的二大通過的《組織章程決議案》指出:“黨的一切運動都必須深入到廣大的群眾裡面去。”1925年10月召開的中共擴大執委會決議案中指出:“中國革命運動的將來命運,全看中國共產黨會不會組織群眾,引導群眾。”1928年6月-7月召開的黨的六大也作出了“黨的總路線是爭取群眾”的重要論斷。1929年12月,毛澤東同志在著名的古田會議決議中指出:黨的工作要“在黨的討論和決議之后,再經過群眾路線去執行。”

黨的群眾路線的形成

1943年6月,毛澤東在為中央起草的《關於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決定中第一次較為系統地闡述了黨的群眾路線,指出:“在我黨的一切實際工作中,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就是說,將群眾的意見(分散的無系統的意見)集中起來(經過研究,化為集中的系統的意見),又到群眾中去做宣傳解釋,化為群眾的意見,使群眾堅持下去,見之於行動,並在群眾行動中考驗這些意見是否正確。然后再從群眾中集中起來,再到群眾中堅持下去。如此無限循環,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確、更生動、更豐富。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 這段論述,從辯証唯物主義認識論的高度,對黨的群眾路線即黨對群眾的基本領導方式和基本工作方法進行了精辟的總結和概括。這一表述,主要側重黨的群眾工作如何去做,怎樣實行黨的群眾路線,對黨的群眾觀點尚未作出明確論述。

1945年4月至6月,毛澤東在黨的七大上所作的《論聯合政府》的書面政治報告進一步闡述了黨的群眾路線的核心內容,他指出:“我們共產黨人區別於其他政黨的又一個顯著的標志,就是和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取得最密切的聯系。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這些就是我們的出發點。”毛澤東還從我們黨的根本性質和宗旨出發,提出把“和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取得最密切的聯系”作為黨的三大優良作風之一,這就使我們黨對群眾路線的認識進一步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劉少奇在黨的七大上作的關於修改黨章的報告中專門用了一個專題論述了毛澤東關於群眾路線的思想,重點闡述了什麼是黨的群眾觀點的問題,把毛澤東在這個問題上的思想觀點系統地進行了梳理,概括為四個方面,即:“一切為了人民群眾的觀點,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的觀點,相信群眾自己解放自己的觀點,向人民群眾學習的觀點。”並強調:“有了堅固的明確的這些群眾觀點,才能有明確的工作中的群眾路線,才能實行正確的領導。”這裡,他把黨的群眾觀點的重要性,群眾觀點與黨的群眾路線的關系,闡述得非常清楚和深刻。

黨的群眾路線思想內涵的不斷發展

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們黨根據執政黨面臨的新形勢和新任務,對群眾路線又作了新的豐富和發展。1956年9月,在中共八大上,鄧小平在《關於修改黨章的報告》中對黨的群眾路線作了新的概括,系統闡述了黨的群眾路線兩個方面的意義:一是人民群眾必須自己解放自己,黨的全部任務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必須密切聯系群眾和依靠群眾,每一個黨員必須養成為人民服務,向人民群眾負責,遇事同群眾商量,和群眾同甘共苦的工作作風﹔二是黨的領導工作能否保持正確,決定於它能否採取“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黨必須根據群眾的實踐來檢驗自己的工作。

改革開放以來,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對群眾路線進行了開創性繼承和發展。鄧小平指出:“群眾路線和實事求是這兩條是最根本的東西”,“群眾路線和實事求是特別重要”。鄧小平把“三個有利於”作為衡量各方面工作成敗的標准,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我們黨制定各項方針政策的出發點和歸宿。

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明確提出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重要理念,尤其是把“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內容,這是對黨的群眾路線的進一步豐富和發展。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明確提出了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強調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等重要思想,把“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作為保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黨先進性的根本點,作為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重要任務。

在當前新的歷史條件下,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把黨的群眾路線視為“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決定從今年下半年開始用一年左右時間在全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強調通過開展這一活動,切實加強對全體黨員的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教育,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為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強保証。

黨的群眾路線定義的規范表述

綜上所述,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黨對群眾路線有過多種不同的論述。從黨的重要文獻對群眾路線作為一個定義和概念的表述情況看,黨的一大的綱領和黨的二大至六大的黨章都沒有關於群眾路線的明確表述。黨的七大黨章雖然沒有正式使用黨的“群眾路線”這個概念,但卻第一次系統地闡述了黨的群眾路線問題。黨的八大黨章的總綱中第一次寫入了“群眾路線”,並對黨的群眾觀點和黨的群眾路線進行了闡述,但對什麼是黨的群眾路線卻沒有給出定義,也沒有進行概括和提煉。黨的九大黨章、十大黨章在總綱中都取消了對群眾路線的表述。黨的十大黨章隻保留了黨的三大作風的表述。黨的十一大黨章講到了全黨必須保持和發揚群眾路線、實事求是的優良傳統和黨的三大作風問題,但對什麼是黨的群眾路線也沒有論述,更沒有具體地展開。1981年6月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第一次把群眾路線確定為毛澤東思想三個“活的靈魂”之一,並將黨的群眾路線的基本內容概括為“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是黨的文獻中第一次從定義的角度對黨的群眾路線進行的闡述和概括。1982年9月,黨的十二大黨章恢復了黨的七大黨章、八大黨章的許多內容,還增加了許多新的內容。其中對黨的群眾路線是這樣表述的:“黨堅持用共產主義思想教育群眾,並在自己的工作中實行群眾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這個表述是在《決議》基礎上,減少了兩句話即“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又增加了一句話“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1992年10月,黨的十四大黨章恢復了《決議》中的兩句話,並對黨的群眾路線作了這樣的表述:“黨在自己的工作中實行群眾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這樣五句話的經典表述,一直沿用到黨的十五大至十八大的黨章中,形成了我們黨關於黨的群眾路線的准確、完整、規范、權威的表述。

分享到:
(責編:秦華、趙晶)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