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盧得志:群眾路線和實事求是是兩條最根本的東西 

——在教育實踐活動學習交流會上的發言

2013年08月13日09:4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三、關於思想路線與群眾路線的關系

在加深對群眾路線和實事求這兩條“最根本的東西”各自內涵的理解的基礎上,進而弄清二者的關系,樹立堅持群眾觀點、走群眾路線才能做到實事求是的思想,有利於增強貫徹群眾路線的自覺性,確保實事求是的實現。

群眾觀點、群眾路線淡化和缺失是難以做到實事求是的重要原因

經常聽到人們這樣感嘆,實事求是怎麼這麼難?實事求是究竟難在何處?過去由於長期受教條主義和“左”的思想禁錮,人們想問題、辦事情習慣從條條、框框、本本出發,這是難以實現實事求是的主要原因。在實行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后的今天,雖然對由於教條主義和“左”的思想影響而難以做到實事求是的狀況仍然不能低估,但留心觀察一下現實中某些有違實事求是的現象,卻並非是由於受習慣勢力和主觀偏見的束縛,思想水平和認識能力不逮,而在於群眾觀點的淡化和缺失。

分析這種由於群眾觀點的淡化和缺失導致背離實事求是的情況,大致有兩種表現。其一,搞“唯上主義”,失去實現實事求是的群眾立場。有的黨員干部,出於個人利益的考慮,以“上”是為是,以“上”非為非,唯“上”是從。甚至為了討好上級,不惜犧牲群眾利益,虛報浮夸,弄虛作假,作表面文章,搞形式主義。而對群眾的疾苦、群眾的情緒和群眾的呼聲,卻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這樣的黨員干部,如果不從根本上解決為誰服務、對誰負責的政治立場問題,要他實事求是,無異於緣木求魚。其二,不懂得群眾路線,失去實事求是的條件。有的黨員干部,在工作中丟棄了群眾路線,高居於群眾之上,不深入基層,不深人群眾的實踐,即便到基層去,也往往是走馬觀花、浮光掠影,聽不到真話,摸不到實情。習慣靠“拍腦門”、想當然辦事,無法作出實事求是的決策,對上級的方針、政策和決策,也難以從當地實際出發,科學地、創造性地加以貫徹、落實和實施。缺乏群眾觀點,違背群眾路線,導致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難以實現﹔反過來,背離實事求是的行徑,又會加重脫離群眾,加劇群眾的不滿。

堅持群眾路線,做到實事求是

針對上述由於群眾觀點的淡化和缺失影響實事求是思想路線貫徹的情況,應當努力做到以下三點。

一是強化群眾觀點,摒棄私心雜念,勇於實事求是。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經常遇到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如何處理對上負責與對人民群眾負責的關系。應當說,由我們黨的性質所決定,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黨所作出的每一項決策,都是力求反映人民群眾的要求,體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的。這就從根本上決定了對上負責與對人民群眾負責的一致性。但是,黨與黨的具體的某一級領導機關是不能完全等同的。有的時候,由於或主觀或客觀的原因,某一級領導機關的決策、部署和要求,未必能與客觀實際和群眾的意願相一致。在這種上下不一致的情況下,處在上級機關與群眾之間的黨員干部,就有一個究竟對誰負責的選擇。正確的態度應是,以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一切對人民負責的精神,堅持實事求是,忠實地代表人民群眾的利益和意願。這樣雖然一時會與上級機關相抵,但因為維護了群眾的利益,也就從根本上維護了黨的根本利益,因此從根本上還是堅持了對上負責與對人民群眾負責的一致性。做到這樣,必須具有實事求是的勇氣。而這種勇氣來自牢固的群眾觀念,如果私心雜念太重,保官求官心態太重,是無論如何做不到的。

反過來,有的時候,某些群眾出於眼前的、個人的、局部的利益,而與上級領導機關本來正確的意見相矛盾,在這種情況下,也不能怕得罪人、丟選票,以維護群眾利益為由對上級指示拒不執行或打折扣,使黨的方針、政策在這些地方落空或走樣變形。因為,這樣做,最終仍然會有損於群眾的根本利益。

二是堅持群眾路線,遵循認識規律,善於實事求是。實事求是,就是從實際出發,“求”出客觀事物規律性的認識,按規律辦事。實現實事求是的過程,就是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的過程。“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則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在領導工作中的具體體現。“從群眾中來”,就是從群眾的實踐中來,將群眾分散的實踐經驗集中起來,形成系統的理論、路線、方針和政策﹔黨的理論、路線、方針和政策形成后,再回到群眾的實踐中去,指導實踐,並使之得到檢驗和發展。改革開放二十年來,我們一切符合實際和規律的方針政策,都不是從書本上得來的,也不是主觀臆造的,而是從人民群眾的實踐中提出制定的,都是堅持群眾路線、尊重群眾首創精神的結果。制定路線、方針和政策要走群眾路線,貫徹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也要走群眾路線﹔改革開放二十年靠的是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今后深化改革還要依靠人民群眾的創造性實踐。隻有始終堅持走群眾路線,我們才能實事求是地總結歷史經驗和研究、解決改革建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

三是相信、依靠群眾,自覺接受監督,保証實事求是。群眾觀點是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的觀點。堅持群眾觀點,黨員干部就要自覺地接受群眾的監督。接受群眾的監督,不只是防腐反變的需要,而且也是實現實事求是的重要保証。早在1957年4月鄧小平同志就曾說過,我們如果關起門來辦事,對群眾的意見不虛心去聽,就很容易使自己閉塞起來,考慮問題產生片面性,這樣就非犯錯誤不可。繼而他指出:“實行群眾監督可以把群眾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會提出很多好的意見”,這樣,“我們的消息就會靈通起來,我們的腦子就不會僵死起來,看問題就會少一些片面性。”群眾監督要形成制度,使領導干部和領導工作隨時置於群眾的監督之下,從制度上保証黨員干部對上級負責與對人民群眾負責統一起來,保証群眾路線得到切實貫徹,進而保証領導決策以及決策的實施符合實際,符合客觀規律。

分享到:
(責編:秦華、趙晶)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