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盧得志:群眾路線和實事求是是兩條最根本的東西 

——在教育實踐活動學習交流會上的發言

2013年08月13日09:4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黨的群眾路線、群眾觀點的思想內涵

黨的群眾路線五句話的表述,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兩個一切”、“一來一去”。“兩個一切”強調的是黨的最根本的群眾觀點,體現的是馬克思主義關於人民群眾問題的世界觀,它是黨的群眾路線的核心內容﹔“一來一去”是黨的群眾觀點的具體化,是黨的群眾工作的主要領導途徑和工作方式方法,體現的是馬克思主義關於人民群眾問題的方法論,即如何把黨的群眾觀點落到實處,是黨的群眾路線的重要內容。群眾路線這四句話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二者的有機結合構成了黨的群眾路線的整體內容。

那麼,群眾觀點與群眾路線是一種什麼關系呢?對此我個人是這樣理解的。分開來說,它們可以是兩個不同范疇的概念,黨的群眾觀點表達的是觀念形態的東西,是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黨的群眾路線表達的是黨的群眾工作的主要領導途徑和工作方式方法,是實踐形態的東西。這二者又是密切聯系的,如前所述,前者是宗旨,后者是途徑。因此,有時候我們說群眾路線,就把群眾觀點包含在了裡邊。目前我們進行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這裡的“群眾路線”,就是一個包含群眾觀點在內的概念。

關於黨的群眾觀點,黨的七大以來,我們黨曾作過多次系統的闡發。在改革開放以來的新時期又有進一步的豐富和發展。1990年3月,黨的十三屆六中全會所作出的《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同人民群眾聯系的決定》,將群眾觀點概括為6個主要觀點:一是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二是向人民群眾學習的觀點,三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點,四是干部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觀點,五是對黨負責和對人民負責相一致的觀點,六是黨要依靠群眾又要教育和引導群眾前進的觀點。這些主要觀點,構成了黨的群眾觀點的基本內容。

此后,群眾觀點作為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觀點,在繼承和發揚的基礎上,又得到了新的發展。這其中,有對一些基本觀點的深化、強化和細化,也有新的闡發和拓展。對此,我在學習中注意梳理了一下,感到主要有以下幾點:

擴大了人民的范疇。我們黨要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首先要明確誰是人民群眾。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人民群眾的范疇是不同的。馬克思主義認為,“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隨著歷史活動的深入,必將是群眾隊伍的擴大。”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所有制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變革,社會分工的變動,引起了社會階層的深刻變化。其中最受關注的變化,是出現了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業人員和技術人員、受聘於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個體戶、私營企業主、中介組織的從業人員、自由職業人員等社會階層。他們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力量。黨的十六大在堅持包括知識分子在內的工人階級、廣大農民始終是推動我國先進生產力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根本力量的基本觀點的同時,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高度,作出新出現的這些社會階層“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的科學判斷,進一步拓展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依靠力量。強調“對為祖國富強貢獻力量的社會各階層人們都要團結,對他們的創業精神都要鼓勵,對他們的合法權益都要保護,對他們中的優秀分子都要表彰,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這一新論述對“人民”范疇的界定,發展了黨的階級基礎,擴大了黨的群眾基礎,使黨的利益代表面更加廣泛。

堅持人民利益的最高價值標准。黨始終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根本宗旨,把是否符合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高標准。毛澤東同志曾指出:“共產黨人的一切言論行動,必須以合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所擁護為最高標准。”鄧小平同志把這一人民利益標准具體化、形象化,提出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制定各項方針政策的出發點和歸宿。“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極其鮮明地申明以執政為民為本質,內涵著以實現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的願望和利益為最高價值標准的思想。十六大以后胡錦濤同志進一步明確指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是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工作必須以符合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最高衡量標准。”

兼顧群眾利益的整體性、層次性。人民群眾的利益,內涵十分豐富。經濟利益與政治利益、文化利益,不同階層、不同方面群眾的利益,構成了群眾利益的統一整體。統籌兼顧、協調處理好各個方面、各個層次的利益關系,是維護和實現群眾利益的要求。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人的最基本的需要是物質需求。但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隨著時代的發展,人民群眾物質文化需要的內涵發生了深刻變化,堅持群眾路線必須正確把握人民群眾物質文化需要的新變化,准確把握廣大人民群眾對物質文化生活新的更高的要求,不僅要著眼於人民群眾經濟權益的實現,也要著眼於人民群眾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方面權益的實現。人民群眾是一個整體概念,其中包括許多不同的利益群體。我們黨要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首先要著眼於最大多數人的利益和要求。包括農民、工人、知識分子以及其他勞動者在內的最大多數人,是人民群眾的基本部分,是創造社會物質財富、精神財富和其他一切財富的主力軍,是社會穩定的決定性因素,是我們黨執政的主要基礎,反映和滿足這些勞動者的利益,是代表最廣大人民利益的重點所在。同時,要適應我國社會階層關系的變化,認真考慮和兼顧,盡最大可能反映和滿足這些社會主義建設者的利益。在人民群眾內部,總有一部分收入低、生活困難的群眾。他們的困難如果解決不好,不僅會挫傷他們的積極性,還會可能產生影響人民團結和社會安定,甚至影響改革建設大局的種種問題。因此,關心群眾,首先要關心困難群體的疾苦﹔為最廣大人民謀利益,首先要為困難群體謀好利益。

群眾利益無小事。群眾利益高於一切,群眾利益就是我們黨的最大利益。胡錦濤同志在2003年“七一”講話中鮮明地指出:“群眾利益無小事。凡是涉及群眾的切身利益和實際困難的事情,再小也要竭盡全力去辦。”這就要求我們自覺地從政治的高度、全局的高度、事業成敗的高度來增強群眾觀點,真正把為人民謀利益作為天職,把實現群眾的願望作為最大事情。要始終把涉及群眾利益的事都作為大事,滿腔熱情地去做。為群眾辦事,既要解決那些關系全局的事,也要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各種難事。凡是群眾生產生活的難事、急事,都要作為大事放在心上,不推諉,不拖拉,不漫不經心,及時幫助解決。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的觀念,需要全面辯証地理解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與具體利益的關系。根本利益是指人民群眾的全局利益、長遠利益﹔根本利益是人民群眾的具體利益的總和。因此,認真研究並努力實現群眾的具體利益,是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題中應有之意,不能因強調代表群眾的根本利益,而把群眾的具體利益視為小事而漫不經心。

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是黨的建設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經過90多年的奮斗和發展,我們黨已經從領導人民為奪取全國政權而奮斗的黨,成為領導人民掌握全國政權並長期執政的黨﹔已經從受到外部封鎖和實行計劃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成為對外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黨的地位的這種歷史性變化,既為廣大黨員干部提供了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的有利條件,也更容易使一些意志薄弱者產生脫離群眾的危險。執政之前,在殘酷的革命戰爭和艱苦的生活環境中,黨離開群眾就無法生存,這個時候主要是黨找群眾,聯系群眾的自覺性很強。執政之后,由於地位變了,手中有了權力,人民群眾也把自己的利益和命運全部寄托在黨的身上,很多事情變成了群眾找黨。在這種情況下,能否正確對待和人民賦予的權力,能否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能否永遠做到不脫離群眾,便成為我們面臨的一個十分嚴峻的考驗。為此,我們黨和國家的領導人多次鄭重地告誡全黨,中國共產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這個論斷深刻總結了我們黨90多年奮斗的歷史經驗,凝結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以及世界其他政黨興衰規律的思考。這一帶有根本性的、極為重要的政治論斷,對於我們不斷強化黨的群眾觀點,時刻警惕和防止脫離群眾,不斷增強保持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警策作用。

把轉變作風、解決“四風”作為密切聯系群眾的有效途徑。黨的十八大之后,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轉變作風與聯系群眾的關系有了更清醒的認識,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 強調:“工作作風上的問題絕對不是小事,如果不堅決糾正不良風氣,任其發展下去,就會像一座無形的牆把我們黨和人民群眾隔開,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中央把轉變工作作風作為密切聯系群眾的突破口,制定並帶頭實施“八項規定”,繼而聚焦改進作風,集中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適時在全黨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題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這種以密切聯系群眾為出發點和根本點的作風建設的新探索,必將從理論和實踐上對豐富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作出積極的貢獻。

樹立群眾觀點、貫徹群眾路線的途徑

群眾觀點、群眾路線的淡化和缺失是在黨員干部中存在比較突出的問題。這也正是一些黨員干部丟掉黨的密切聯系群眾優良傳統,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表現突出的根本原因。解決了什麼是群眾觀點、群眾路線和要樹立群眾觀點、貫徹群眾路線的問題,接下來重要的是要解決“怎樣樹立和貫徹”的問題,即解決樹立群眾觀點和貫徹群眾路線的途徑問題。我感到,樹立群眾觀點和貫徹群眾路線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多管齊下。

一是理論的培植。理論上堅定是政治上堅定的基礎。要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必須正本清源,首先從加強教育入手,對全黨進行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的思想理論再教育,這是樹立群眾觀點的基本途徑。通過教育,使廣大黨員干部明確群眾觀點、群眾路線的內容和意義,系統、全面、牢固地樹立起群眾史觀的一些基本觀點,而不是僅僅隻會背誦“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樣一個口號。在思想上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根基打得越牢,對群眾觀點、群眾路線的意義、內容、要求認識的越深刻、越全面、越科學,在執政為民的行動上就會越堅定、越徹底、越自覺。

二是黨性的修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是黨性的集中表現。加強黨性修養,是樹立群眾觀點的重要途徑。黨性修養的內容和形式很多,比如通過學習提高理論素養,通過深入基層和群眾增進感情、增長群眾工作的本領,積極參加教育實踐活動,通過“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經受嚴格的黨內生活鍛煉,等等。隻有通過長期的黨性修養,才能把群眾觀點、群眾路線的一些基本要求,內化為自覺的行為。

三是政治的警策。民心的向背決定著政治的興衰成敗。古人有言:“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載舟,亦所以覆舟。”(《孔子家語·五儀》)“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貞觀政要·君道、政體》)古代統治者“以民為本”的思想,對我們強化群眾觀點,吸取治國安邦的歷史經驗教訓,仍然不無警策作用。蘇東劇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遭受嚴重挫折的歷史教訓表明,任何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不論執政時間多長,不論擁有多少黨員,也不論創造過多少光輝業績,一旦脫離了群眾,失去了民心,就失去了執政乃至生存的基礎,最終被人民所拋棄。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政權也好,一個政黨也好,其前途和命運最終取決於人心向背,不能贏得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就必然會垮台。經常用這些政治興替的經驗和規律自警自惕,就會不斷增強樹立群眾觀點、密切黨與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自覺性。

四是道義的勉勵。領導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國家公務員是靠納稅人供養的。吃“皇糧”怎能忘衣食父母,當公仆就理當情衷黎民百姓。這對一名領導干部來說,是起碼的道德操守。領導干部要帶頭講職業道德,勉勵自己時刻把群眾裝在心裡,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五是人文的陶冶。人文精神的缺失,是一些領導干部群眾觀點淡化、對群眾淡漠的一個重要原因。在大力發展市場經濟和科學技術的時代背景下,要注意領導干部人文精神的培養,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學會理解群眾、關心群眾、幫助群眾、愛惜群眾。

六是感情的培養。與群眾的關系問題,從根本上說是個感情問題。當年八路軍與老百姓的魚水深情、血肉聯系,是在長期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中建立的,經受了血與火、生與死的洗禮。今天歷史條件變化了,培養與群眾的感情,對不少黨員干部來說,需從人之常情做起。要培養憂民恤民愛民的情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這樣的基礎上,進而培養起深厚的階級感情。

七是制度的保証。制度建設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建立健全相應的制度,靠制度養成,是強化群眾觀點的有效措施。一方面建立行之有效的深入實際、聯系群眾的工作制度,比如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的制度,領導干部接待來信來訪的制度等。通過制度,使領導干部聯系群眾不再是隨意的、個人的、個別的行為,不再是可做可不做的事情,不再是一時的、短期的權宜之計。另一方面在領導干部的選拔任用制度上,通過落實群眾對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從制度上保証我們的干部眼裡有群眾,真正做到對人民負責,把對黨負責同對人民負責一致起來。再一方面,就是建立健全並嚴格執行改進作風、糾正“四風”方面的制度,拆掉把黨和人民群眾隔開的無形的牆。

八是實踐的歷練。實踐是認識的基礎。樹立群眾觀點離不開密切聯系群眾的實踐。深入基層根植群眾,才能真切地感受群眾的歷史作用,體驗群眾的首創精神,汲取群眾的聰明才智﹔才能真實地了解群眾的疾苦和意願,及時幫助群眾排憂解難﹔才能增進與群眾的感情,贏得群眾的信任。

分享到:
(責編:秦華、趙晶)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