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群眾路線網

習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間倡導踐行“馬上就辦”紀實【4】

2015年03月12日09:0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原標題:習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間倡導踐行“馬上就辦”紀實

  迎難而上 敢於擔當

  沒有一股“闖”勁、“鑽”勁、“拼”勁,沒有迎難而上的勇氣,是不可能抓好落實的。

  “要強化改革責任擔當,看准了的事情,就要拿出政治勇氣來,堅定不移干。”

  2014年1月22日,北京。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召開第一次會議,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字一句,鏗鏘有力,振聾發聵。

  這是敢啃硬骨頭的勇氣,敢涉險灘的底氣,敢打破藩籬的豪氣。

  二十多年前,習近平同樣是以這種魄力與擔當,推動著福州改革發展方方面面的工作。

  建城逾2200年的福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上世紀80年代起,城市開發建設與文化遺產保護的沖突,時有發生。

  歷經百年滄桑的林覺民故居,就這麼被“推”上了消逝的“懸崖邊”。

  1989年下半年,經有關部門批准,福州市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准備拆除市文保單位林覺民故居的部分建筑,建設商品房。故居前的文物保護碑上,被寫上了臉盆大的“拆”字。

  1990年12月,一位市政協委員給市委書記習近平寫信,並在《福建日報》上發表文章,痛陳“如此不顧社會效益,不免使人失望”。

  “習書記看到來信后,立即讓我們核實情況,同時要求有關部門暫緩拆遷。”時任市文管會常務副主任、市博物館館長黃啟權回憶道。

  3月10日下午,習近平親自主持,在林覺民故居召開文物工作現場辦公會。當黃啟權確認“這裡就是林覺民故居大廳”后,習近平斬釘截鐵:“好,我們就決定把它保護下來,進行修繕。”

  “那時有不少人認為,文物保護是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絆腳石’。”時任市文管會辦公室主任鄭國珍說,“但習書記頂住了壓力,敢於向隻顧眼前經濟利益的觀點說不,並提出保護人文環境與發展經濟是領導者同等重要的責任。習書記認為,保護好傳統街區,保護好文物,保護好名城,就是保存了城市的歷史和文脈,就是延續了城市文化的‘魂’與‘根’。”

  林覺民故居終於從“懸崖邊”被拽了回來。1991年5月31日,故居修繕工程動工。11月9日,辛亥革命福州光復80周年之際,故居修繕完成,並辟為福州市辛亥革命紀念館對外開放。

  穿行榕城,習近平的堅持,同樣惠及了林則徐系列遺跡、鄧拓故居、琉球館等歷史古跡。正因此,二十多年間,大步邁向現代化都市的福州,高樓大廈和粉牆黛瓦,完美演繹出一曲“古今二重奏”。

  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習近平看重一個“敢”字。“‘敢’就是勇挑重擔,敢於迎難而上﹔大膽開拓,敢為天下先。”當遇到各種各樣困難的時候,“不能老強調條件太差、優惠太少、歷史包袱太重、人事關系太復雜,等等”。

  上世紀90年代初,外資企業爭相涌入,民營企業蓬勃興起。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國有企業卻因自身體制機制弊端,步履維艱。

  時不我待。國企改革成功與否,事關經濟體制改革能否取得突破。

  但選擇首批股份制改革試點企業,卻接連碰了釘子。

  “市裡最早篩選出一批備選企業,但誰都不敢試,不願試。”時任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總公司總經理陳維輝說,“壓力首先來自政治上‘姓社姓資’的激烈爭論。全民所有制的企業還能搞股份制?國有資產會不會流失?既沒有健全的法律法規,又沒有先例可參照,該怎麼辦?”

  1991年夏天,問題報到市委市政府后,習近平親自拍板決定,由開發區建總來“試水”。

  改革勢所必然,阻力必須克服。但如何既果敢堅決,又慎重細致?陳維輝回憶,1992年初,習近平請來時任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陳明森等專家,詳細請教股份制改革的有關問題。

  1992年2月,習近平在市經濟研究中心遞交的《關於加快開發區建總股份制試點工作的建議》上作出批示,“抓緊落實,盡快促成”。

  此后,開發區建總的改制上市工作步入了快車道。期間雖亦經歷波折,但1996年11月21日,企業順利在深交所正式上市,挂牌交易。自上市當年至2014年底,累計上繳稅收超20億元。

  2000年,習近平親自兼任福建省國資委首任主任,以更大力度推進全省國企改革。福建國企的市場化改革步伐,邁得更快更大。

  現實工作中,並非一切具體問題都有現成答案。習近平要求干部,“要少一分‘等、靠、要’思想,多一分‘闖、冒、試’勁頭”。

  當時,福州市下轄的縣級市福清缺水,約有20萬畝田被群眾稱作“望天田”。時任福清市委書記練知軒,計劃從相鄰的閩侯縣烏龍江邊開鑿21公裡引水隧道,讓“望天田”不再“喊渴”。但在施工過程中,被途經村村民認為是“壞了風水”。村民們堵了福廈路。

  “修引水隧道,我事先沒跟他匯報,自己做主就干了。但習書記接報后,並沒批評我們福清的干部,而是叫了閩侯四套班子,前往勸導疏解群眾。”練知軒回憶道,“習書記不怕干實事引發矛盾,就怕干部不干實事。”

  “我們必須破除‘不犯錯誤便是好同志’的舊觀念,樹立‘無功即過’的觀念,建立一種激勵人們敢闖敢干的機制。”習近平說。

  “跟著習書記干有一種天然的安全感”,當時福州的干部們有這樣一種堅強的信念:黨員干部做事,隻要是一心為公,為老百姓辦實事,不謀私利,就沒有任何后顧之憂。

  “馬上就辦”需要進取的意識,更需要擔當的勇氣——

  習近平講,“要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高尚情懷和政治本色,正確看待個人的進退得失,正確對待金錢名利。唯有這樣,才能做到‘心底無私天地寬’,‘豈因禍福避趨之’”。

分享到:
(責編:秦華、權娟)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