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聯系點深入查擺問題、開展批評、立行立改,充分發揮了聯系點的示范帶動作用。各聯系點有哪些具體做法?有哪些經驗值得學習?本網編輯整理本期策劃,供網友學習參考。
典型做法:
抓常,從思想根源上改
蘭考縣委針對常委班子“四風”問題從思想根源上找原因,對常委班子的具體整改事項,分類分項,逐條登記,分別建立近期、中期、遠期整改台賬,限期整改﹔實行整改結果公示制和銷號制,接受群眾監督。[全文]
抓細,從行為方式上改
“去年給農村學校招聘教師,我們說條件可以適當放寬到大專,因為偏遠的鄉鎮學校太苦,本科生不願意來,可王新軍書記非得說要本科生。”縣委副書記毛衛豐說,結果報名人數寥寥無幾,最后不得不放寬條件。[全文]
抓長,在工作實踐中改
民主生活會后,蘭考縣圍繞“四風”問題、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問題和縣域改革發展問題,確定了6大方面、42大項、111小項具體整改任務。[全文]
典型做法:
架起服務群眾“連心橋”
“村裡能不能完善村部的功能,給百姓提供更多便利?”“膜下滴灌確實增產,但每年都要投資更新管帶,有沒有多年受益的好辦法?”……橋頭鎮太平庄村主任李仕秀的日記裡密密麻麻記錄著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全文]
唱響簡政放權“重頭戲”
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旗裡對307項行政審批事項以取消、合並等方式進行清理,到今年4月初,隻保留了85項。同時對24項前置審批事項進行改革。[全文]
傾聽民情民意“真聲音”
一張活動主題宣傳畫、一本學習“口袋書”、一張征求意見表、一個民情民意記錄本,這是由教育實踐活動辦公室統一發放、工作隊員走訪時隨身攜帶的四件套。[全文]
典型做法:
“辣味”淋漓
這條縣道,途經3鎮9村,涉及群眾2萬人。因為一直沿著汀江溯源而上,所以又稱河臨線。一頭接205國道,一頭連縣城水源地所在的珊瑚鄉,全長31公裡,修於1998—2003年間。車子一駛離城關,便開始了如行舟般的顛簸。[全文]
“透骨”剖析
作為老區、山區縣,基礎設施的投入大都靠地方財政。隻有列入省級以上項目,才能獲得一定補貼,所以也就有了最初方案。算一算,新線投資連征遷在內約3億元。[全文]
“聚焦”長效
該通的都通了,群眾為什麼意見還很大呢?“一言蔽之:重建設、輕管理。修路如此,對於發展,我們也存在著這樣的問題。”在此次路線教育中,上杭縣委班子成員在查找“四風”問題時,由表及裡,共查擺143條、列舉事例208個。[全文]
典型做法:
隨意出入,縣委大院對群眾“不設防”
沿著中山路拐上一個坡,進大門沒人會阻攔,群眾直接就能到武定縣委的辦公區。記者在雲南省武定縣採訪時發現,這個縣委大院對來訪群眾“不設防”。不但如此,為了讓群眾積極反映問題,武定縣還敲鑼打鼓通過演節目把群眾路線教育活動“送”到群眾身邊。[全文]
“以前找熟人,現在提意見”
如此宣傳有效果嗎?武定縣教育實踐活動辦公室工作人員木朝明介紹,3月份,來活動辦反映問題的群眾隻有四五個,四五月份達到三十多個。[全文]
干部改作風,群眾變風俗
武定縣民間酒風很盛,過節吃請還攀比排場,不少群眾隻好違心地“打腫臉充胖子”。如今,干部婚喪嫁娶大操大辦成了作風紅線,機關單位節儉成風。群眾可攀比的少了,連在燒烤攤上喝酒的都少了。[全文]
典型做法:
查擺不足,立刻整改
從今年年初,禮泉縣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來,縣委班子深刻剖析檢查,收到了來自縣委常委的162條意見。進一步調研后發現,近年來政府“錦上添花”的事做得多,“雪中送炭”的事做得少。[全文]
扎實調研,不走過場
山路蜿蜒,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路程,終於到達三河村。聽說縣裡又有領導來調研,村民都陸續趕來。“感謝孫書記來我們村,路修通后我們方便多了……”村支書張明放帶頭發言,說了一段“客套話”。“還是多講講困難吧。”孫礦玲打斷了他。[全文]
多次反思,再查再改
禮泉縣從3月中旬就開展“下基層、接地氣、訪民情”大走訪,全縣1000余名黨員領導干部組成330個工作組,帶著“民情日記”,走村入巷進企業,對照群眾的意見找差距、找問題,對著群眾的要求去整改。[全文]
典型做法:
不放空炮,找准“靶心”挖根源
開完專題民主生活會,縣委書記朱開國心裡既輕鬆又不安。輕鬆的是,大家批評與自我批評不留情面。不安的是,自己的問題和不足真不少。工作起來比較“霸道”“架子高”“擔當意識不足”……35條意見一一擺出來,讓朱開國一晚上沒睡著覺。[全文]
不走過場,圍著群眾搞整改
高都鎮黨委書記彭玉華每隔10天,都要到上溫社區走一趟。晚上7點鐘到,與黨員集體學習討論,聽取群眾意見訴求,10點鐘左右摸黑回家。[全文]
不弄虛招,擰緊螺絲擠“水分”
蒙陰縣對全縣22646名農村低保對象進行了排查,重點查處農村低保工作中“關系保”“人情保”等不實行為。目前,全縣共有220名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1309名干部職工近親屬主動聲明退出低保,帶頭做到“自身清”。[全文]
典型做法:
“送服務那叫一個貼心”
從縣城出發,經過一個半小時的顛簸,來到黃魚圈鄉連三坑村,車到村頭停下,農安縣人民醫院副院長黃巨中手拎著設備,小心翼翼地來到路邊一間土房。見到63歲的程鳳林正臥炕不起,黃巨中立刻開始一系列檢查,嘴裡還反復叮囑程鳳林。[全文]
“俺們提意見好使啦”
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農安縣搭建民情懇談、上門求意見等10種渠道,建設干群“連心橋”,讓黨員干部下到基層。目前,全縣征求意見涉及群眾4.3萬多人,征集意見3.9萬多條。[全文]
“心要沉底,問題要見底”
從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一開始,農安縣就以“釘釘子”精神在解決突出問題上強化建章立制,力求保持長效。目前,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農安縣列出了25個問題清單,其中12項全部整改完畢,出台相應制度規定24項,其余全部啟動整改。[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