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振平去世三個月了,村室懸挂的鮑氏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會名單上,他的名字依然保留著。在村東頭,60歲的鮑振平靜靜地長眠在麥田裡。每天清晨,陽光溫柔地拂過,凝視著那片他用心血澆灌了半個世紀的熱土。
2014年2月15日。農歷正月十六。晴。皖北大地寒風凜冽。這一天是安徽省界首市王集鎮朱庄村總支書記鮑振平積勞成疾突然離世的第10天,也是他遺體下葬的日子。
數百村民從四面八方趕來,那些他幫助過,爭吵過,為之淌過眼淚的,所有他熱愛的,他們都來了……鄉親們捧著自家蒸的大雁饃,滿含熱淚送別他們敬重的老書記。
“當書記,民心可鑒,憑德而選﹔數政績,宗宗利民,家談戶贊。”群眾自發寫下挽聯,用朴實的話語訴說著對一生為民的好支書鮑振平的熱愛。
圖為鮑振平(右一)生前工作照。
不倒“金剛”累倒在崗位上
時間倒回20天前,當時,村裡沒有人覺得鮑振平這一走就是永別!
1月25日晚,村“兩委”干部會議上,正布置工作的鮑振平,較往常有些不同。“臉色鐵青,聲音沙啞,最后是邊說話邊喘氣,像拉風箱一樣。”朱庄村黨總支委員朱廷發后來才知道,此前鮑振平因身體不適,在界首市醫院已連續吊水十多天,一直未見起色。
醫生勸鮑振平住院觀察,但他以春節臨近、還有很多工作未安排為由,執意要去上班。“上午在醫院吊水,下午就讓家裡人架著去村部上班。”跟隨鮑振平30余年的老伴朱月華一直想不明白一件事:“他一個村干部哪來那麼多事要干?有啥比他的命還重要?”
老鮑的病情並非沒有預警,早在幾個月前,朱月華就發現平時愛說愛笑的老伴突然變得沉默寡言,從不睡懶覺的他,每次回家就倒頭就睡。“我去問他咋了?他說頭疼,不舒服。”朱月華催老鮑去體檢,老鮑總說太忙,從2013年9月拖到了2014年1月。
朱月華也知道自己的每次抱怨,鮑振平都不會聽進耳朵裡。“不管多累,他總有辦不完的事,就是一位不倒的‘金剛’。”
讓所有人沒想到的是,1月26日下午,不倒“金剛”突然倒下了。“當時他路都走不穩了。他向我保証,等把病治好了就立即回來工作。沒想到,這次卻成了我們最后一次見面。”那天,老鮑由家人駕著去鎮裡向鎮長桑起請假,准備去深圳兒子那裡看病。這天,也是他最后出現在村裡。
1月27日,鮑振平趕到了深圳,經深圳北大醫院檢查,他不幸患上了腦椎動脈堵塞。在深圳住院的日子裡,鮑振平仍然牽挂著村裡的事情。經常打電話給給千裡之外的村兩委干部,詢問土地流轉進展,商量美好鄉村建設規劃……
直到上手術台的時候,鮑振平的手機還在身下,對於鮑振平來說,村裡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他永遠的牽挂。2月6日,鮑振平經搶救無效去世,離開了他時刻牽挂的朱庄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