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群眾路線基層行

追憶鮑振平:一生為民的好支書

2014年05月26日10:11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鮑振平生前工作照。

  把群眾當親人他無怨無悔

  農村條件艱苦、情況復雜、矛盾集中,村干部不好當。有人曾勸鮑振平:“你家又不愁吃、不愁穿,每月就拿800塊錢,把你累成那樣,你圖啥?”有幾次,鮑振平在處理村裡矛盾時,被村民氣得跑回了家,嚷著說不想干了。可第二天,他又一大早跑去把矛盾化解。

  “他就這樣的人,閑不住,每天早上4點起床,中午顧不上回家吃飯,晚上不到天黑透都不回家。”朱月華說,小到婆媳矛盾、吵架斗嘴,大到地頭糾紛、村民械斗,老鮑都要去管。

  2012年4月,朱大村村民朱銀峰騎摩托車,行至朱庄村於文彬家門前,由於車速快沒注意,把於文彬的狗撞死了,於文彬的妻子見狀,責怪朱銀峰,因此發生口角。

  於文彬之子於彬,聽到吵架聲,從屋內跑出來,也和朱銀峰吵了起來,話不投機,沒多久便厮打起來。被人勸開后,不久,朱銀峰找來艾滋病人,把他拉到於文彬家,住著不走,要讓於文彬家給他看病。於文彬家對他們也沒辦法。

  鮑振平知道后,主動到當事雙方家裡做工作。講政策,說道理,就事論事,明確責任。最終,雙方坐了下來,心平氣和地解決了矛盾。

  “隻有心中裝著村民,老少爺們才會聽咱信咱,”把群眾當親人,鮑振平總是無怨無悔。

  趙翠芝是村裡的特困戶,老伴患有半身不遂、腦梗塞,常年臥床不起。兒子過早離世,撇下了兩個年幼的孩子。她平時靠著撿破爛維持開支。

  趙翠芝家的房子破舊不堪,一到下雨就漏水,但苦於沒錢,一直沒能翻修。得知有舊房改造資金,鮑振平立即幫著她家張羅,最終申請下來一萬塊錢,幫著把她家房子翻修了。

  有村民生病,他就幫著墊醫藥費﹔村小學沒錢修復校舍,他就主動捐資助學﹔土地流轉、成立合作社,村民怕擔風險不願入股,他就打電話給深圳經商的兩個兒子,要來18萬全部借給村民入股,還自擔風險……

  群雁高飛頭雁領,打鐵還需自身硬。作為村支部書記,鮑振平一直克己奉公,他總說:“當干部要公道清白,不能讓群眾戳咱脊梁骨”。

  鮑振平三拒母親吃低保的事情在當地家喻戶曉。按照政策,村裡80歲以上的老人可以吃低保,每年有幾百塊錢的補助。

  有一天,老母親與村裡老人聊天,得知許多老人都吃了低保,就跑去找鮑振平要求解決。被拒后,老人又跑到村部找村干部,村干部准備按政策給鮑振平母親辦低保時,被他知道后,狠狠地批評了村干部。

  后來,鮑振平被母親罵,被親戚指責不盡人情,面對家人的不理解,鮑振平始終態度堅決。

  “吏不畏我嚴,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擔任村干部數十載,鮑振平不僅未拿公家一分錢,還經常貼補村裡貧困群眾。大公無私,心地仁厚的性格讓老鮑深受村民愛戴。近年來,朱庄村因為有老鮑在,一直保持“零上訪”,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和諧村”。

分享到:
(責編:喬業瓊、秦華)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