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能力建設
既要統籌考慮 又要重點突破
陝西省委組織部、安康市委組織部課題組:加強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能力建設,既是十分緊迫的現實課題,又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基層黨組織做好群眾服務工作亟須提高五種能力:善於溝通交流、緊密團結群眾的能力﹔組織宣傳群眾、教育引導群眾的能力﹔推動科學發展、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解決實際問題、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運用信息網絡手段服務群眾的能力。
加強服務群眾能力建設既要統籌考慮,又要實現以下幾方面的重點突破。鞏固基層黨組織的核心地位,切實強化服務職能。扎實推進基層黨組織有形覆蓋,著力實現黨的工作有效覆蓋,積極探索互聯網覆蓋。突出基層黨員干部的主體作用,切實提高能力素質。基層組織服務群眾能力的高低,總是通過黨員干部能力素質和工作狀態直接體現的。因此,必須以發揮作用為切入點,推動基層黨員干部服務群眾能力提高。要強化教育培訓,改善隊伍結構,激發隊伍活力,增強服務群眾的自覺性。堅持落實基層組織建設責任制,著力破解服務群眾能力建設中的難題。明晰建設思路,明確建設目標,提供服務保障,重視黨員干部隊伍建設。盡快建立健全沒有地域差別的黨內激勵關懷機制,調動廣大黨員服務群眾的積極性﹔盡快健全完善基層干部特別是農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崗位職業化、報酬工資化、管理規范化工作機制,拓寬優秀基層干部晉升和發展通道。
培訓隊伍 增強動力
海南省委組織部課題組:要牢牢抓住書記這個關鍵,著力選好配強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重點抓好“領頭雁”工程,注重選拔黨性強、能力強、服務意識強的黨員擔任黨組織書記,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斗力。注重從致富能手、復轉軍人、務工經商人員、大中專畢業生中選配村(社區)“兩委”干部。切實加大教育培訓力度,不斷提升基層黨員干部服務能力。著眼於增強黨性意識、提高服務能力,按照要精、要管用的原則,高質量抓好基層黨員干部培訓工作。對村(社區)兩委干部,著重開展農村和城市社區工作領導方式、群眾工作方法和基層組織建設、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社會管理等崗位的業務知識培訓。對基層黨員干部,著重開展農村實用技術以及增強創業本領、參與解決基層矛盾、提高黨員角色意識等方面的培訓。對大學生村官,著重開展掌握基層實際情況、拓展基層工作經驗方面的培訓。對“兩新”組織黨員干部,結合單位發展需要,著重開展提高政治素質和工作技能方面的培訓,切實提高黨員干部服務群眾、服務發展的實際能力。認真落實政策待遇,有效增強基層黨員干部服務動力,注重從經濟方面解決后顧之憂。嚴格監督管理,切實規范基層黨員干部服務行為。認真貫徹中組部要求,積極推廣機關和企業事業單位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做法,亮黨員身份,認領服務項目,志願服務居民群眾。
5、機制建設
全面建立機制 促進常態長效
四川涼山州委組織部課題組:在聯系服務群眾機制問題調研中,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反映的主要問題包括:部分基層黨組織未建立長效機制,聯系服務群眾缺乏操作性﹔部分基層黨組織現有機制不配套不完善,聯系服務群眾缺乏統籌性﹔部分基層黨組織制度機制不落實,聯系服務群眾缺乏實效性﹔部分基層黨組織聯系服務群眾機制建設不持久不常抓,聯系服務群眾缺乏常態性。
調研中,基層黨員干部提出了許多好的意見建議,歸納起來,主要有:
突出“觀念先行”,提升思想認識。採取領導講、專家講、專題講等多種形式,切實讓基層黨組織和基層干部深化“三個認識”。深化機制建設“根本性”的認識,強化規則意識、程序意識,教育引導基層黨員干部深刻理解機制建設在群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深化機制建設“科學性”的認識,教育引導基層黨員干部充分認識機制建設就是要注重整體謀劃、頂層設計。深化機制建設“時代性”的認識,根據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與時俱進修改、拓展和優化,使機制始終能夠管得住現在、跟得上發展、經得起檢驗。
突出“務實管用”,構建服務機制。圍繞推動發展,建立“助民增收”機制﹔圍繞服務群眾,建立“民生改善”機制﹔圍繞凝聚人心,建立“利益維護”機制﹔圍繞促進和諧,建立“矛盾調處”機制。
突出“落地見效”,構建考評機制。做到“三個堅持”,建立務實管用的聯系服務群眾工作考核評價體系。堅持“定性+定量”並融的考核標准,細化落實聯系服務群眾四大機制定性和定量要求,突出定量考評﹔堅持“月考+年評”並舉的考評方法。推行上級黨政領導每月對分管干部進行“月考”,年終由機關干部和群眾進行“年評”的干部管理“月考年評”制度﹔堅持“激勵+懲戒”並重的結果運用,對表現突出的定期開展表彰激勵,優先提拔使用,對存在群眾滿意度差、嚴重損害群眾利益等的干部一律調整。
突出“長效常態”,構建保障機制。多渠道充實基層干部,完善企事業單位人員與公務員交流制度,實現人員交流常態化﹔切實提高基層干部待遇,合理調高民族地區類別和津貼標准,增設鄉鎮工作崗位津貼,縮小與發達地區的收入差距﹔大幅度增加基層組織工作運行經費,將基層群眾工作、黨員干部培訓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加大中央、省財政轉移支付力度,並建立轉移支付直達鄉鎮制度,減少中間劃撥環節﹔進一步加大基層組織陣地建設力度,全面改善辦公條件和生活環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