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堅持“三個成果”一起要

全國黨的建設研究會

2013年12月16日10:03  來源:《求是》

二、努力取得能夠長期起作用的制度成果

實踐証明,作風問題具有反復性和頑固性,解決起來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必須依靠制度建設,建立行為規范和有力約束,真正形成長效機制。正如鄧小平同志指出的,制度問題不解決,思想作風問題也解決不了。能否形成能夠長期起作用的制度成果,是評價這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效的重要標准。從實際情況看,“四風”的背后既有根深蒂固的陳舊觀念,也有習以為常的“潛規則”,還有錯綜復雜的利益糾結。解決“四風”背后的深層次問題,必須建立健全切實有效的理想信念和黨性教育機制,嚴密管用的監督制約機制。隻有把中央要求、實際需要和新鮮經驗結合起來,建立切實管用的制度機制,才能從根本上消除“四風”,使群眾路線的貫徹常態化,使優良作風不斷得到弘揚,不良作風及時得到糾正。

用制度固化成果。這次教育實踐活動中取得的實踐成果需要鞏固,積累的豐富經驗需要總結,要通過制度加以系統化和規范化,本著於法周延、於事簡便的原則,抓緊建立健全各項工作制度、管理制度、干部作風狀況考核評價制度等,針對薄弱環節,堵塞制度漏洞。

提高制度的執行力。制度的生命和力量在於嚴格執行。我們所要的制度成果,不是束之高閣的擺設,而是真正能起到制約規范作用的行為准則。這就要靠高度的執行力來保証制度的有效實施。要強化制度意識。堅持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誰也沒有特權、沒有例外,不管是誰違反制度都應當受到追究。把執行制度作為選人用人的一項基本條件,在干部的考核、選拔、監督和管理等各個環節,重視干部執行制度情況,不嚴格執行制度的干部不能提拔重用。強化監督制約,切實加強對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建立違反制度的追究問責辦法,堅決糾正各種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為,維護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用法治思維解決作風問題。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提高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解決作風問題同樣要有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首先是關在法律法規的籠子裡。黨員、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學習法律、嚴格執行法律、自覺依法辦事。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時刻牢記人民授權和職權法定。進一步規范公務接待、財務審計等相關法規制度,從法律法規上堵塞滋生不正之風的漏洞。

分享到:
(責編:吳斌、權娟)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