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北京市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紀實

2013年10月14日10:23  來源:北京日報

公安局長下社區當片兒警,直接傾聽群眾呼聲﹔城管干部回訪被處罰的小商販,查找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人力社保局將慢病患者常用的224種藥增加進社區醫保報銷目錄,“老病號”開藥不必再擠大醫院,在職職工最多能多報銷兩成﹔交通委網上調查群眾對商務班車的需求,短短6小時就收到近萬人回復……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北京市第一批229家單位認真對照黨章、對照廉政准則、對照先進典型、對照群眾期盼,主動查擺在“四風”上的問題和“短板”。

各部門紛紛開門納諫,黨員干部陸續下到基層,聽取群眾呼聲,共征集到“四風”方面的意見7000余條﹔對於自身存在的不足,立行立改,積極回應群眾關切,僅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就達246項,推出了一系列便民惠民新政,讓人民群眾感受到教育實踐活動帶來的新變化。

開門納諫聽民意 不實不過動真格

一場群眾座談會開下來,幾位交通支隊長腦門直冒汗——群眾現場提到哪片兒的問題,電視電話會議的視頻立馬就切換到轄區交通支隊長的畫面,當場點將,立即作答。

這已是市交管局組織的第三次群眾座談會了。局長張兵不僅親自向20多名群眾代表匯報工作,還約法三章:群眾代表專挑“刺兒頭”﹔代表名單提前保密,避免私下“公關”﹔視頻點將,支隊長現場辦公,能辦理的馬上辦理,不准打官腔,“最好不要讓我們聽到‘研究研究’、‘這事兒不歸我管’之類的話!”

既然交管局有誠意,群眾自然也不客氣。市民蔣巍一上來就拋出兩個問題:“豐台區北大地一處公交車站附近的道路護欄被損壞,行人長期在此橫穿馬路,非常危險。蘋果園現在的黑車明顯減少,但到了晚上6點之后就會反彈,非常影響整治效果。”

他的話音剛落,會場中央的大屏幕立刻切換到豐台區和石景山區交通支隊的分會場。面對鏡頭,兩位交通支隊長當場拿出整改計劃和措施。

這樣的座談會,交管局每兩個月召開一次,各支大隊也分頭傾聽群眾意見,共征集到屬於交管局職責范圍內的意見建議816條,目前已辦結728條,辦結率接近90%。

有開門納諫的,也有主動上門蹲點的。

市城管執法局機關54名副科級以上現職干部與54個基層執法隊建立起“一對一”聯系點,每個月用不少於一周的時間到聯系點蹲點,接地氣、察實情。其中,10名處級干部分到的可是“硬骨頭”——10個群眾投訴率最高的執法隊。

到了基層,找什麼樣的群眾聽民意?城管局專挑那些意見最大的舉報人、管理相對人走訪。蹲點期間,城管干部共回訪舉報人、管理相對人989人次,辦實事227件。

WIFI覆蓋、一人一座、一站直達,家住回龍觀流星花園三區的李先生如今改乘商務班車上下班了。回龍觀到中關村,他以前總是自駕,高速費汽油費再加停車費,一天下來就得100來元。選擇公交定制商務班車,整月預訂每天單程隻需要9.2元,一天下來不到20元,一個月至少能省上千元。

公交還能定制?聽著新鮮。這還得從7月份說起。

市交通委依托網絡平台,及時、快捷、廣泛了解群眾需求。7月15日9時,公交定制商務班車上線調查乘客出行需求,短短6個小時,近萬人上傳了自己希望開行的線路。此次調查的范圍覆蓋16個區縣,預設的班車“起始點”涉及3200個小區和數百個寫字樓,方便市民就近選擇。以此調查為基礎,公交集團量體裁衣、按需而設,規劃商務班車線路,隻要上座率達7成就開通。目前,本市已累計開通27條線路、39個班次的商務班車,服務1600余名乘客,其中,6成乘客都是“棄車族”。

朝陽區崔各庄鄉30名機關干部入戶與村民同吃同住一周,“知民情、解民困、聚民心”,有感而發寫下“民情日記”﹔市環保局長與公眾“面對面”,為市民解惑霧霾,並微博直播,主動回應群眾關切﹔市地稅局委托第三方專業調查機構開展納稅服務滿意度調查﹔市醫管局組織各大醫院院長微服互訪,用行家的眼光給醫療服務“挑刺兒”……

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全市各部門、各單位聚焦“四風”問題,著重查擺群眾深惡痛絕、反響最強烈的問題,僅1000余名局級黨員領導干部就開展走訪調研5919次,召開座談會征求意見3806次,聽取意見60287人次。

在這一過程中,廣大干部深入到群眾中去,誠心接受監督,克服形式主義和官僚特權思想,狠剎享樂和驕奢之風。針對征求到的意見和建議中聚焦“四風”不夠的問題,有的單位提出運用倒查、深挖的方法,做到“三不放過”:隻有集體問題沒有個人問題不放過,隻有工作問題沒有“四風”問題不放過,查擺問題不深、改進措施不實不放過。

分享到: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