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北京市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紀實

2013年10月14日10:23  來源:北京日報

群眾得著實惠 難題留給自己

10月10日一大早,徐大媽來到西城區長椿街西裡社區衛生服務站開藥時,發現這兒的藥房多了個“新增藥品專櫃”,裡面有100多種新藥,她平時用的科素亞、代文兩種降壓藥也在其中。這是市人保局聽民意、惠民生、辦實事推出的一項重要舉措。從10月起,氨氯地平、二甲雙胍等224種治療常見病、慢性病和老年病的藥品,納入本市社區藥品醫保報銷范圍。參保人員在社區醫療機構就能買到這些藥,報銷比例也在現行基礎上統一提高到90%,在職職工最多能多報兩成。徐大媽立刻算了一筆賬,僅這兩種藥,她一年就能少掏148元。

放著家門口的社區醫院不去,舍近求遠到大醫院排大半天隊隻為開藥——對許多老病號來說,這實屬無奈之舉——好多慢性病的常用藥社區沒有,就是有,在社區拿這些藥醫保也不能報銷。這一問題患者反映了多年,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也多次呼吁。

在此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人保局把解決群眾最急迫、最現實問題作為檢驗活動成效的重要標准,局長多次帶隊,深入社區開展調查研究,加快推動社區藥品報銷擴容。為了保証安全用藥,多學科專家對新增藥品逐一篩查“過關”,最終將社區藥品醫保報銷的范圍從1211種增加到1435種。

全市適用社區用藥報銷范圍的定點醫療機構有1200余家,其中900余家是社區衛生服務站,點多面廣,一下有200多種藥品“下放”到社區,無疑大大增加了社保部門的工作量和管理難度。但為了方便參保群眾就醫用藥,人保局“將方便留給百姓,把困難留給自己”。下一步,他們還將繼續聽取群眾意見,不斷調整和完善社區醫保報銷范圍。

踐行群眾路線的落腳點,就是讓群眾得實惠。

民以食為天。小小菜籃子,卻是群眾生活中的大事。大興區舊宮鎮芳源裡小區的居民買菜常常要跑到好幾公裡外的舊宮菜市場,非常不便,群眾意見很大。

市商務委聽到了社區居民的聲音,迅速和區縣商務部門帶著相關企業到社區現場調研,並跟屬地街道聯系,立即著手選點布點。8月,康安源南小街便民菜店在芳源裡小區內開張,建筑面積128平方米的菜店裡,蔬菜、水果、鮮肉等鮮活農產品一應俱全,僅蔬菜就超過150種,方便了周邊大約6500戶居民。“這裡離家近,菜的種類又多,還比以前買菜便宜了大概20%。”附近一位居民告訴記者。

商務委還通過鼓勵外埠和本地生產基地與本市城市中心城區簽訂產銷合作協議、開設直營門店等方式,提升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今年全市新增蔬菜直營直供店47家,在130余個難以開設固定網點的社區推行車載售菜。

最近,在十裡河橋東南角的地鐵出口外,一輛“方頭方腦”的警用面包車很出風頭。頭頂360度攝像頭,車內幾塊監控大屏,嶄新的紅藍色警燈,車頭碩大的“警察”二字,兩個可愛的卡通警察笑臉盈盈。這輛投用不久的流動警務車,可以說是十裡河商圈的“流動派出所”。

十裡河商圈平均每天人流量達兩萬人次,趕上節假日更是翻番,整個轄區,每天一半以上的警情都出自這裡。“群眾最痛恨什麼犯罪,就嚴厲打擊什麼犯罪﹔群眾反映什麼問題最突出,就集中整治什麼問題。”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北京警方根據群眾反映,梳理出114個存在突出治安、交通、消防安全問題的重點地區,從中確定了十裡河等19處“重中之重”。不管這些地區的治安狀況多麼復雜,都不找借口,不強調客觀原因,針對一個個具體問題,立即改進。

自從十裡河有了這輛安了轱轆的“治安崗亭”,周邊的游商散販沒了,自行車棚不丟車了,9月警情數比6月下降42%。

查擺問題動真格,立行立改見實效。

目前,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在全市如火如荼地開展,針對群眾反映突出的問題,有關部門正踏踏實實一件一件地辦,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解決。這不僅讓群眾看到了北京市委市政府轉變“四風”的決心,也為教育實踐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分享到: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