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40年代的延安整風運動是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對全黨進行了一次普遍的馬克思主義教育,為我們奪取全國勝利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今天,我們面臨著“兩個一百年”的奮斗任務,面臨著實現中國夢的偉大目標,同樣迫切需要以整風精神增強全黨同志“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解決黨內的“四風”問題,通過強化群眾觀念,以優良作風凝聚黨心民心,為東航的發展和黨的事業而奮斗。
一、群眾觀是黨的事業的生命線
我們黨在90多年的長期奮斗實踐中,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運用在黨的全部活動中,逐步形成和發展了群眾觀。歷史反復証明,人民群眾永遠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群眾觀始終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生命線。
(一)群眾觀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要求。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從群眾中來就是將群眾智慧的火花凝聚成系統理論,從感性上升到理性。之后再把通俗易懂的道理送到群眾中去,用理論引領群眾,指導實際工作。
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是唯物史觀的要求。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真正的英雄”,相信群眾,依靠群眾,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關鍵。堅持“群眾至上”理念,就是堅持群眾地位至上、利益至上、力量至上、監督至上。
(二)群眾觀是黨的根本宗旨的體現。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中國人民的先鋒隊,我們黨從建黨之日起,就確立起自己最鮮明的政治立場、同時也是最基本的價值取向,那就是緊緊地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努力為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而奮斗。我們黨來自人民,代表人民,對人民負責,為人民服務,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於一切,黨和國家的一切政策都忠實體現人民群眾的利益和要求。
(三)群眾觀是中國共產黨的歷史選擇。人們常說,延安革命根據地政權是“陝北人民用小米哺育出來的”,淮海戰役勝利是“人民用獨輪小車推出來的”,改革開放是“適應人民願望、根據群眾創造搞起來的”。歷史証明:中國共產黨能夠有力擔當歷史使命,能夠在跌宕起伏的歷史進程中保持長盛不衰,奧秘就在於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群眾始終是我們黨的堅實執政基礎。隻要我們永不動搖信仰,永不脫離群眾,我們就能無往而不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