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要闻要论

从沂蒙根据地看党群鱼水情是怎样形成的

2013年09月06日16:32  来源:大众日报

一心一意跟党走

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

你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你就是核心,你就是方向,

我们永远跟着你走,人类一定解放……

这首传唱大江南北的《跟着共产党走》,是作词家沙洪、作曲家王久鸣在沂蒙山区创作的,创作时间仅是10分钟。有人曾问沙洪:“你是怎样在这10分钟内写出来的?”他回答:“这不是写出来的,是从我心中迸发出来的。”

信哉斯言!沙洪正是耳闻目睹了千千万万沂蒙人民一心一意跟党走的故事,在心里长久积淀,才有了这一朝迸发。

在省档案馆,保存着目前仅存的一本《山东省联合大会会刊》。这本会刊是王换于大娘一家保存下来的。我们问张淑贞,王换于大娘哪怕还乡团把刺刀架在脖子上,哪怕被冤枉、开除党籍,哪怕这本书几十年无人问津,为什么也要“钻牛角尖”保存它?

张淑贞老人对我们的提问有点不屑。她大声说:“咱们是党的人,跟着党走。党把任务交给咱,那就得完成好,就算是死,也要完成。”这铁一般誓言的源起是,当年山东省参议会副参议长马保三把这本书交给王换于时,郑重的一句嘱托:“保护好这本书,比掩护一个战士或一个干部重要得多。”

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着一双极普通而又极不普通的布鞋。这双布鞋也有一个传奇经历,它记载着一名沂蒙山妇女一心跟党走的心路历程和生命历程。还是姑娘时的蒙阴女子郭云英,赶上了解放战争的洪流,她在16岁时,就和姐妹们一起做军鞋。三尺土布、一条麻绳,一把锥子,一把剪刀,常常是数着星星、借着月光做到天亮。到21岁出嫁时,这个瘦弱的姑娘做了300多双军鞋。

郭云英做最后一双军鞋时,开国大典的礼炮已经响了,也就一直没人来取鞋。但她明白这是给队伍上做的,咱是跟党走的人,要一直等党派人来取。这双鞋就这样被保存到柜子的最底层。孩子们问过,老伴也要过,但她从不为所动。上世纪80年代,一位文史工作人员来到郭云英家。当年豆蔻年华的沂蒙山女孩,已是华发满头的六旬老人,她用颤巍巍的双手,翻箱倒柜,取出这双比她孩子的年龄还要大的布鞋,请对方转交给部队。

这双鞋被送到了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

蒙阴县原党史研究室主任李作义对此很有感慨:沂蒙人淳朴,也很倔强,只要认准了的事,就一条道走到底。只要跟定了共产党,哪怕付出毕生的精力乃至生命,他们也绝不回头。

在蒙阴,还有一位传奇女子,她叫李凤兰。解放战争时期,李凤兰的未婚夫王玉德参加了解放军,眼看定好的婚期临近,未婚夫始终没有回来。这个婚是结还是不结?家里人犹豫了。最后李凤兰自己拿主意:既然跟定了王玉德,早结晚结都一样,那就先结,结了婚能让他在战场上安心杀敌。

和谁结婚?奇特的一幕出现了:李凤兰和嫂子抱着的一只大公鸡拜了天地。

嫁到王家后,李凤兰跟着公婆耕田种地,摊煎饼,做军鞋。直到解放后,她才得到丈夫牺牲的消息,自始至终,夫妻俩未谋一面。纵是如此,李凤兰仍是给公婆养老送终,领养了两个孩子,终生未嫁。

在中国历史上,曾不只一次上演过女子和公鸡拜堂成亲的故事,那是在封建礼教下、在妇女被压迫的时代,女人不得已作出的选择。然而,沂蒙女子李凤兰却主动与公鸡拜堂,拜堂后纵是与丈夫不曾谋面,也终生不悔,孤独走过60年。

是什么力量支撑她这样做?听听她那质朴的话语吧:“俺丈夫参加的是解放军,跟的是共产党,俺就要守住解放军的家,给解放军的父母养老送终!”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讲要坚定理想信念,难道不应从这位沂蒙山女子这里得到一点启示吗?无论是什么年代,她那种对信念的坚守,总是让人尊重和钦佩的。

沂蒙儿女明白,守好军人的家,守好党和军队的人和粮,就是守住了胜利和希望。1941年11月,日寇包围沂南县五空桥村,抓捕了掩藏八路军35万斤粮食和30多条枪的村长刘世矩。为了逼他说出所藏的物资,日寇先是将他暴打一顿,再放进铡刀恐吓,如此重复了三次,刘世矩愣是没吐一个字。事后,刘世矩得了个“三钻铡”的绰号,他说:“就是让我下半辈子躺在铡刀上,鬼子也休想得到一粒八路军的粮食。”

1939年的第一天,山东有史以来第一张共产党和人民的报纸——《大众日报》,诞生在沂水县云头峪村。8月20日,记者来到云头峪,大众日报社老房东刘茂菊老人的儿媳狄元梅,为我们打开了这座宁静的小院:正面是三间瓦房,东面则是两间老房,石头墙,草屋顶。狄元梅说,这两间房原本是公婆的新房,干村支部书记的公公牛庆禄听说大众日报社要找一间隐蔽的房子当印刷所,便和刘茂菊商量,主动将新房腾出来,搬到堂屋和老人同住。

“当时印报纸是严格保密的,几乎每天晚上我公公都在院外站岗放哨。”狄元梅说,六个月之后,印刷所搬走了,但他们却对这段历史念念不忘。“我婆婆在世时经常提起当年的事情,每次说起来精神头就特别好。”1991年,报社给狄元梅在小院旁边修了新房,但她始终割舍不下那两间老房,每隔段时间就来院子里打扫一下,拔拔草、扫扫灰。

此后,大众日报社先后转战沂南、莒县、莒南、费县等老区的100多个村庄,每遇险境,就有乡亲挺身而出。为掩护报社员工和器材,160多位沂蒙人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8月22日,我们来到此次沂蒙采访的最后一站莒县夏庄镇,在这里的红色群落影像展馆,我们再一次感受到心灵的震撼。一进入展馆,437位夏庄镇建国前老党员的照片,像一股股激荡岁月的红流扑面而来。这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壮观的红色群落。

镇党委书记邓兵告诉我们,夏庄既是革命老区,也是当年当兵、入党的聚集地,当时全镇域人口仅1万多人,入党的就有1600多人!照片中的老党员,如今健在的还有148人。

展厅的中间有一面墙,墙上贴满了400多位老人当年的入党申请书。看着这些有些发黄的表格,看着上面并不规整优美的字体,甚至是一两句简单的语言,不由得让人热血澎湃。它们表达着沂蒙儿女在枪林弹雨中的生死抉择,表达着沂蒙儿女一心一意跟党走的坚定决心。

莒县是“毋忘在莒”典故的出处所在,说的是春秋时齐国公子小白,曾逃难到莒国,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后回国继位成就大业,是为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一次君臣痛饮,齐桓公尽显得意之气,其师傅鲍叔牙奉杯而进曰:“使公(齐桓公)毋忘出奔在于莒也。”

党中央部署进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省委将沂蒙老区确定为群众路线教育基地,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让我们不要忘记当年的艰苦岁月,不要忘记当年在沂蒙老区形成的群众路线好传统,在新时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继续赢得人民的信赖和支持,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毋忘在莒,毋忘沂蒙!

分享到:
(责编:权娟、杨媚)

相关专题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