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要闻要论

从沂蒙根据地看党群鱼水情是怎样形成的

2013年09月06日16:32  来源:大众日报

人民的深情厚谊

他们世代生活的这片大山,虽然贫瘠,但一旦沐浴春风春雨,就要竭其所能营造一个万紫千红的世界奉献给春天。沂蒙人民,就是这样向“为老百姓办事”的共产党表达着深情厚谊。

在沂南县马牧池乡东辛庄村,曾有一幢百年老屋,里面曾住过一位百岁老人——王换于。这个当年于姓人家用两斗谷子换回家做儿媳妇的王家妮子,多少年来像山里的大多数女人一样在灶台庭院间默默劳碌。直到有一天,这里走进一群人,他们一口一个“大娘”叫着,抢着扫院子、挑水,一有枪声就往前方跑,要把那祸害老百姓的东洋鬼子赶回老家去。更有一个城里来的妮子,长得像山坡上的花儿一样俊,一见面就挽着她的胳膊,不笑不说话,一说话就叫“娘”,和她像亲娘俩一样亲。就是这么一个好闺女,被鬼子抓去了,杀死了。人家一个城里娃,跑到咱这山里来,图个啥?陈若克,你是大娘一辈子的痛!

终于有一天,年过半百的她站到镰刀锤头前,庄严地举起自己的拳头。这个几乎被劳碌和贫穷榨干的生命,从此焕发出沂蒙山石一样的力量。在她的带动下,几个儿女也加入了共产党。

王换于家,曾是抗战时期中共山东分局、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部、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的驻地,曾住过徐向前、罗荣桓、朱瑞等领导干部。

1939年,八路军设立了一个托儿所,王换于负责照看八路军领导干部的孩子。第二年,鬼子扫荡,孩子需要转移,到哪里去?她主持开了家庭党员会,主动承接过任务——把托儿所转移到自己家。她把这一决定向八路军领导人徐向前作了汇报,徐向前欣然同意。

8月16日,我们在沂南县城见到了王换于的大儿媳张淑贞,年已百岁的张淑贞行走自如,头脑清醒,口齿清晰,

她当年曾参加这一行动。张淑贞说,一家人先是在村后岭挖了一个大地窖,在东山挖了一个山洞,以备形势紧张时将孩子向这里转移。孩子越来越多,人手也越来越不足。许多孩子正吃奶,光靠她和弟妹的奶水远远不够。“我和婆婆就挨家挨户打听,谁家的孩子夭亡了,就动员妇女不要把奶退回去,把队伍上的孩子给她抚养。稍大点的孩子,就给抗日堡垒户照料,就这样安排下去20多个。我们家留了10多个年龄小、体质差的。”

由于生活条件差,奶水越来越少,留下的这些孩子也不够吃了。王换于决定,自己家的孩子喝粥、吃粗粮,让同志们的孩子喝奶、吃细粮。“婆婆跟我们说,自己的孩子就是死了,也不要紧,有你们在,还能生养,可同志们的孩子要是死了,恐怕有的就断了血脉了。”媳妇们记住了婆婆的话,托儿所办了3年多,先后哺育过罗荣桓的女儿罗琳、儿子罗东进,陈沂的女儿陈小聪等党政军干部、烈士的42个孩子,这些孩子无一伤亡,但王换于却有4个孙子先后夭折。

对于陈若克烈士,张淑贞记忆犹新。她说:“俺家住过很多八路军女干部,都管俺婆婆叫‘娘’,管我叫‘大嫂’。”陈若克后来与山东分局书记朱瑞结婚,王换于以母亲的身份,在老屋里为朱瑞和陈若克办了婚礼。婚后陈若克一直住在老屋里。

1941年日寇大扫荡,陈若克已怀孕8个多月,张淑贞和婆婆想把她藏起来,可她说:“我是党的干部,如果遇到危险就藏起来,还怎么号召群众抗日?”她坚决跟部队转移。不久,陈若克不幸落入日军手中。在日军百般折磨下,陈若克早产生下一个女婴。狱中的陈若克毫不屈服,慷慨就义,年仅22岁。刚出生没几天的孩子也被活活刺死。

部队几经周转,冒死把陈若克母女的遗体抢运回来,送到王换于家。那天晚上,王换于带着两个儿媳,坐在昏黄的油灯下,边哭边为陈若克母女做寿衣。第二天,她卖了两亩地,买了口棺材,又将婴儿的遗体单独装进一只小木匣,放在若克的棺材上面,一家人把陈若克母女葬在了自家的菜园里。王换于这是把陈若克当作女儿下葬。

今天我们在和平、富足的环境中重温这个故事,心中依然掀起重重波澜:当年在日本鬼子大扫荡的形势下,王换于一家埋葬八路军的干部要冒多大风险!据张淑贞讲,当时随时有汉奸告密、被鬼子抓去的危险。在今天看来,卖掉两亩地也许不算什么,但在当时,一个山区人家积攒两亩地是多么不容易,这两亩地是王换于一家的救命地。可他们为了安葬一位八路军女干部,却义无反顾地卖了。

1989年,王换于老人在101岁时告别老屋,谢世而去。

在苍山县,发生了一个母亲把自己的孩子卖了给八路军买粮食的真实故事。她的名字叫方兰亭。

早在1931年,方兰亭就和丈夫周振苍成了地下党的秘密联络员。1939年秋,担任四县边联县委交通员的周振苍被鬼子杀害,鬼子残忍地割下他的头颅,挂在村头的炮楼上示众。方兰亭带着满腔悲愤,掩埋丈夫的尸骨。八路军战士对她说,大嫂,您别着急,我们帮你讨还这个血债!方兰亭盯着八路军队伍,一个个青春的面庞都朝向她,她看到了复仇的希望。她把对敌人的刻骨仇恨,转化为对人民军队的铭心大爱。

1940年,方兰亭家里住了八路军一个班的战士。粮食不够吃,她又不忍看战士们挨饿,偷偷将小女儿卖掉,换回20斤小米做给战士吃。战士们知道她家已没有粮食,起了疑心。追问下,方兰亭才说出了实情。

一个班的战士,齐唰唰跪在方兰亭跟前,泣不成声。

战士们凑起党费,将她的女儿赎了回来。

电影《沂蒙六姐妹》,是战争年代沂蒙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影片反映了一个普通家庭感人的拥军故事。小男孩臭臭的奶奶,丈夫支前送弹药牺牲,两个儿子全部送上前线,也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两个儿媳又上了,抬担架,搭人桥。老人宁愿孙子挨饿,把家里的粮食全部摊成煎饼,充作军粮。

看了这部影片,看了方兰亭的故事,你会想到一点:只要老百姓没被消灭光,就消灭不了共产党,消灭不了共产党的军队。

在沂蒙山区,至今流传着一个寻找“白菩萨”的故事。

1940年前后,八路军山东纵队来到沂南县马牧池乡一带,纵队卫生部长白备武医术好,待人亲,一有空就带着医疗人员跋山涉水给老百姓看病,治好了不少疑难杂症。纯朴的山里人不知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就称他为“白菩萨”。

“菩萨是什么?是救苦救难的。把共产党干部称为菩萨,你说这是种什么感情?”一位党史研究者对我们说。

日军对马牧池一带扫荡时,不知从哪里传出“白菩萨叫鬼子打死了”的传言,四里八乡的群众急了,他们聚在一起商议,最后决定:“怎么着也得找着白菩萨。这么好的人,就是死了,也得把尸体运出来,不能让鬼子糟蹋了。”

一幅感人的画面出现了:前方炮声隆隆,七八十名沂蒙山庄稼汉,推着独轮车,迎着炮火向马牧池赶去,哪里的枪炮声最响,他们就冲向哪里,哪里就响起彻天的喊声:“白部长,白菩萨!”正当喊得焦急时,白备武突然出现在眼前。他突围出来了。这些听到枪炮声就紧张的庄稼汉,此时仿佛忘记了周围的炮声,仿佛忘记了正进攻的鬼子,一个个抢着跟白菩萨握手,以山里人特有的大嗓门嚷嚷:“俺说白菩萨死不了,你还不相信”、“谁造的谣啊,敢咒白菩萨,不得好死!”

感受到沂蒙人民深情厚意的,还有一位“廖菩萨”。

抗战刚爆发的时候,散兵游勇、土匪、小混混在沂蒙山到处横行,十几个人就占山为王,一个小山头就成为打家劫舍的山寨,抢粮、抢钱、抢女人,人民不堪其扰。1938年5月,八路军山东纵队四支队司令廖荣标率领部队来到沂南,部队对人民秋毫无犯,还帮乡亲们种粮、收粮、看病,更消灭了祸害人民的土匪。“这不是菩萨兵吗?”不知是谁喊了第一声,这里的老百姓开始称廖荣标为“廖菩萨”。

一段时期,廖荣标身体不好,老百姓挂念起来,给部队介绍民间医生、推荐土方子。史料记载,时任山东战工会主任黎玉在一次谈话中说:“老百姓晚上睡觉前祷告,祝‘廖菩萨’身体健康。”

寻找白菩萨、为廖菩萨祈祷,反映了共产党干部在老百姓心中有多么崇高的地位,老百姓对他们是多么亲近。今天我们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重温这些故事,除了看到这一点,更要看到:菩萨在民间是救苦救难的神灵,我们的干部给老百姓做了好事、做了实事,才赢得了这样受爱戴的称号,才感受到了老百姓的深情厚意。永远为老百姓做好事实事,这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

分享到:
(责编:权娟、杨媚)

相关专题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