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群众路线网

(评论员观察)

清除“软钉子”生根的土壤

曹鹏程

2015年02月16日08:0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软钉子”是“为官不为”的现实表现。对付“软钉子”,仍然需要继承走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对照“三严三实”认真整改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束之后,如何让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常驻?这段时间,人民日报评论版《大家谈》栏目根据读者反映,推出《狠拔作风建设“软钉子”》的系列讨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

  这个系列从一篇分社记者对“软钉子”现象的思考开始,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共收到投稿邮件120多封,后续刊出5期共12篇文章。其中既有来自普通群众的感受,也有来自作风建设“当事人”和“监督者”的实践,还有身处问题中心的基层干部掏心窝子的话,更有长于研究现代治理的学者分析。从中可以发现,社会舆论对“软钉子”现象的关注,既是群众对治理要求普遍提高的体现,也是作风建设进一步深化的方向,更是全面深化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指出,这次活动为我们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作了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的重要准备,其重大意义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显现出来。确实,教育实践活动成功开辟作风建设新局,规范行为的“紧箍咒”念勤了、限制权力的“笼子”扎牢了、来自各方的“探照灯”打开了……可以说,正是因为教育实践活动打开的空间,才使我们有机会触碰到更深层次的问题,有能力摸索全面解决问题的路径。

  “软钉子”究竟跟“四风”有何不同?有位曾在大学任教的同志,调到某地税务所当了所长。一开始,他严格整顿单位存在的粗暴作风,试图“抚琴而治”。没过多久,新问题就来了。以前收税员态度不好,在“意思意思”后则运用规矩的模糊空间少交缓交。现在脸好看了,收税员却故意运用规矩解释的权力加码,令许多守法的纳税大户叫苦不迭,而惯于抗税拖税逃税的商户,却因收税员“作风好了”而越来越嚣张。

  不仅是机关单位运行中的新问题,群众办个“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小事也有新困难。河北读者刘奂明咨询办理医保手续需要的材料,公示的座机打了20多遍,要么通了无人接听,要么总是占线。再打公示的手机,对方却告知公事请打座机。类似的遭遇,往往让管理者胶黏粘牙却无从下手,让群众生一肚子气却找不到人。

  “软钉子”之所以能把人心扎出血,就在于事难办,却找不到具体违规之处。河南读者李艾薇用“牵着不走、打着倒退”比喻制造“软钉子”的干部。督导组来了,我就动一动,督导组走了,我就歇一歇。黑龙江读者隋星则以“有尖不露”形容“软钉子”的属性。不是没能力,而是没出力、没尽力;不是不知如何负责,而是不担责、不履责。究其原因,在于没有领会和落实作风建设的精神实质,缺乏应有的责任与担当,只拿固定靶练枪法,对于移动靶却视而不见,其结果必然是僵化落后,跟不上问题产生的速度。

  要拔除不那么明确的“软钉子”,改变客观理由很多的“不作为”,需要拿出更多治慢病和治未病的决心和智慧。“软钉子”是“为官不为”的现实表现。对付“软钉子”,仍然需要继承走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整饬土壤,令其难以生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就是整治“软钉子”的良方。整改最忌松懈,问题就怕认真。讨论虽然告一段落,但我们会继续关注“软钉子”现象,与大家共同想办法推动问题解决。办法总比困难多,宁夏读者李海潮来稿说,群众面对的问题就像河水,等着别人先过,站岸边看河涨,不是共产党员的作风。主动卷起裤腿走进深水区,才显共产党员的本色。


  《 人民日报 》( 2015年02月16日 05 版)

分享到:
(责编:权娟、秦华)

相关专题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