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廣東省內部分試點總結形成一系列聯系群眾的有益經驗

駐點直接聯系群眾 建新型“親戚”關系

2014年10月24日11:43  來源:南方日報

清遠市陽山縣

將聯系群眾表現作為考核提拔依據

對聯系群眾工作不重視、措施落實不得力、解決問題成效不明顯、群眾評判滿意度不高的,實行約談誡勉和責任倒查追究!在推進鄉鎮領導干部駐點直接聯系群眾試點工作中,清遠市陽山縣將駐點聯系群眾工作中的表現作為年度考核、評先評優和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據,著力解決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問題。

目前,陽山各鄉鎮共組建了167個直接聯系群眾團隊,成員729人。全縣各鄉鎮駐點工作團隊已聯系群眾3270多戶,召開各類型座談會835次。縣委明確,每個星期二原則上不安排全縣性工作會議,縣直各單位盡量不安排涉及鄉鎮的調研、座談、培訓等活動。

為便於聯系群眾,陽山縣根據群眾生產生活採取不同方式直接聯系群眾,一是“定點接訪”與“入戶走訪”結合。每個工作團隊指定一名成員在村(居)委會定點接待來訪群眾,其他成員則深入到村(居)民小組開展上門入戶直接聯系服務工作。二是“三訪”與“下住訪”結合。通過對長期不在村的外出人員進行預約訪,對村內的留守婦孺、孤寡老人進行集中訪,對村內的涉訴人員、困難黨員群眾、低保五保戶等進行重點訪的“三訪”形式,與村民群眾一起談家常、談問題、談發展,向有需要的村民群眾送知識、送溫暖、送幫助。同時,駐點團隊成員根據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規律,以“下住訪”的方式,每周每人到偏遠地方的村農戶家裡住1晚以上,深入開展促膝夜談活動,拉近與群眾的距離,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引導群眾共同參與村的事務管理。

為確保聯系群眾制度落實取得成效,陽山縣紀委、縣委組織部等部門抽調人員組成了4個督查組,每個星期二深入到各鄉鎮開展督查工作。著重督查是否抓好組織紀律,黨員干部下基層住農村是否自付伙食費,是否增加農民負擔等。

揭陽市揭西縣

建聯系群眾台賬 確保訴求有回應

“在老百姓家聊家常與在辦公室接待群眾來訪不一樣!”揭西縣一名駐點干部在工作日記中寫下這句話,形象地反映出干部思想和作風正在發生潛移默化的轉變。

8月6日,鋪開鄉鎮(街道)領導干部駐點直接聯系群眾試點工作以來,該縣17個鄉鎮(街道)共派出318個直接聯系群眾工作組、1346名干部,進駐318個村(社區),開展直接聯系群眾工作。

為做到直接聯系群眾工作全覆蓋,該縣實行“人員、時間、地點、方式”四個固定。此外,該縣還要求不定期召開黨員代表、村民代表、村民小組長、外出鄉賢代表和本地“兩代表一委員”參加的座談會,進村入戶走訪群眾等方式,面對面聽取群眾意見,及時收集群眾反映的各種訴求。群眾普遍反映:“以前干部坐在辦公室裡,我們很難見,現在干部每星期都到村裡來。以前有困難找不著干部,現在是干部主動來找我們。”

為確保所有訴求都進入有回應、有落實、有結果的處理流程,有效為群眾提供服務,該縣要求聯系組對所收集的意見建議進行分類梳理,定期開展民情分析,按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和歸口落實的原則,建立《駐點干部直接聯系群眾台賬》。每月召開一次領導小組工作會議,召集各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重點聽取各鄉鎮(街道)開展直接聯系群眾工作中碰到的問題和群眾的意見建議,對鄉鎮(街道)無法解決的問題進行研判,針對問題的性質、類別,落實各分管縣領導及縣直相關部門的責任,使問題得到合理有效的解決。目前,全縣各鄉鎮(街道)共建立工作台賬318個,收集群眾反映問題及意見建議1411個,解決問題1201個。

縣委成立了17個協調督查組,建立隨機調研制度。縣委直接聯系群眾工作領導小組建立隨機調研制度,由領導小組抽調工作人員,採取不打招呼、隨時抽查、實地暗訪的形式,到各村(社區)進行巡察,對駐點不在崗、遲到早退、走過場等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確保直接聯系群眾工作落到實處。(記者 周志坤)

分享到:
(責編:袁璐、常雪梅)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