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重慶奉節縣聚焦聚力開展突出問題專項整治

2014年09月28日09:38  來源:重慶日報

九、整治黨員干部賭博斂財問題

縣紀委(監察局)牽頭在重要時間節點,聯合公安、組織等部門開展黨員干部打牌賭博、大操大辦等專項檢查8次,共查處黨員干部賭博問題2起,處分黨員干部5人。縣公安局每月不定期對茶館、賓館、洗浴、歌舞等場所開展日常檢查5次,檢查賓館2000余(家)次、檢查娛樂場所190處(次)。嚴格落實婚宴審批備案制度,縣紀委直接受理婚宴審批備案120余人,開展升學宴防控排查,排查確定468名國家工作人員為“升學宴”防控對象,落實了所在單位班子成員與防控對象的對接監管責任。充分運用作風監督舉報電話,加強監督防控工作,受理干部作風問題舉報,受理反映基層黨員干部大操大辦問題15起,及時聯系主管單位進行了核查和制止。

鏈接

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李慶雙負責,縣紀委(監察局)牽頭,會同組織、公安、人社等部門實施,重點整治黨員干部大操大辦、娛樂賭博、變相斂財等違法違紀行為,嚴肅黨紀政紀,端正黨風行風,維護黨政形象。

十、整治基層干部辦事不公、行為不廉問題

開通舉報專線和網絡舉報信箱,印發《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職基本制度(試行)》,對基層干部進行惠民資金、低保評議、房屋規建等業務專項培訓,凡是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相關問題要在“中國奉節網”上進行公示。今年以來,奉節縣受理群眾反映基層干部辦事不公或行為不廉的信訪舉報88件(次),其中舉報村(社區)干部69件次、一般干部19件次。查處基層干部辦事不公行為不廉案件23件43人,其中給予黨政紀處分24人、受刑事處理12人。太和鄉林業站工作人員彭明政在處理一起濫伐山林案件時,收受軟中華香煙1條,利用職務之便幫助涉案當事人減輕處罰措施並違規變更被處罰當事人,縣紀委對其違紀行為已立案調查。

鏈接

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易勁鬆,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李慶雙負責,縣紀委、縣委組織部牽頭實施,重點整治村(社區)干部挪用侵吞支農惠民資金、簽字冒領救災款、暗箱操作低保評議、違法違規審批等突出問題,切實落實各項惠農惠民政策,打造公平、陽光、清廉的服務環境。

十一、清理涉農惠農資金問題

縣紀委、縣委組織部會同“兩辦”督查室和縣審計局成立督查審計領導小組,對“三務”公開落實不到位、惠農惠民專款落實等進行專項清查,嚴把資金預算、決算、審計、下發、驗收等關口。今年以來,全縣共立案查處涉農惠農資金違法案件2起,處理干部6人,涉及金額14.3萬元。查處違反財經紀律26人,違反計劃生育8人,失職瀆職7人,利用職務之便侵佔村級財產4人。具體工作類型上,涉及退耕還林案件15件、26人,224.79萬元;種糧直補資金案件10件、16人,總金額 52.47萬;低保金案件3件,截留挪作他用2.07萬元;其他貪污公路建設資金、扶貧資金、村級公款、計劃生育撫養費類案件33.21萬元。

鏈接

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李慶雙負責,縣紀委(監察局)會同縣委組織部、審計局等單位實施,重點整治涉農資金落實不到位、基層干部挪用侵佔資金、弄虛作假騙取資金等突出問題,維護群眾切身利益,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樹立黨政良好形象。

十二、整治鄉風文明問題

在農村眾多習俗中,“整酒”是每家每戶在婚喪嫁娶時,邀請親朋好友團聚慶賀的一種載體。近年來,“整酒”逐漸變味,成了“相互攀比、借機斂財”的途徑,“整酒”的規模、范圍、頻率、種類不斷擴大,廣大農民疲於應付,卻又不得不參與其中,形成了怕吃酒—不得不吃酒—自己也“整酒”的怪圈。有這樣幾句順口溜:“一年工資兩三萬,人情開支兩三番。‘整酒’的不上門,要賬蓋過黃世仁。吃酒的不欠賬,比那楊白勞還遭殃。”針對這一惡習,縣委召開專項整治工作會,嚴格按照縣委“六項暫行規定”要求,出台“規范非國家公職人員‘整酒’的規定”,由縣紀委牽頭,從“整酒”類型、申報方式、監督管理等方面進行規范。修訂完善《村規民約》。採取“宣傳上突破、責任上落實、治理上聯動”等方法,抽調精干力量,提前進村入戶,上門做好思想工作,引導和勸阻群眾算好利用“整酒”的收支情況和將欠下的“人情債、經濟賬”,從心裡打消“整酒”的念頭,杜絕好吃懶做、騙吃騙喝等現象的發生,並對所有具備“整酒”條件的對象進行“拉網式”排查96次,登記造冊2363人(次),成功勸阻1509戶,處理21人。對不聽勸阻,強行“整無事酒”的家庭,取消低保評定等惠民政策。

鏈接

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李慶雙負責,縣紀委(監察局)和縣民政局牽頭,各鄉鎮(街道)黨委協同實施,重點整治封建迷信、打牌賭博、游手好閑、“整無事酒”等突出問題,杜絕好吃懶做、騙吃騙喝等現象的發生,樹立和諧文明鄉風。(記者 李幸)

 

分享到:
(責編:袁璐、秦華)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