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展拖欠群眾款項問題專項整治
按照“歸口管理、屬地處置”,“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通過對國土、水利、國資、農業等領域農民工工資保障金繳納情況和工資支付情況進行全面排查和清理。拓寬舉報投訴方式,暢通維權渠道,嚴格執法檢查,加大違法行為懲治力度,對拖欠群眾款項行為發現一起處理一起,及時化解矛盾糾紛,妥善解決拖欠群眾款項問題。截至8月底,實地檢查企業121家,涉及勞動者14173人;查處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28件,涉及農民工831人,金額316萬元。
鏈接
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吳立明負責,縣人力社保局牽頭實施,重點整治對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監管不力,導致農民工工資被拖欠,以及對宅基地復墾費等其他應付群眾款項打白條、不兌現等突出問題。
二、開展疑難復雜信訪問題專項整治
堅持“定期摸排,發現問題;定期會商,研判形勢;定期交辦,落實責任;定期辦結,案結事了;定期反饋,征求意見;定期回訪,鞏固成效”的“六定”工作法,集中力量解決了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截至9月上旬,全縣參加接訪、約訪、下訪的干部達4320批次、20590人次,共化解市級交辦重點案6件、縣級交辦案28件,化解率分別為80%、82.4%,剩余信訪突出事項有望在年底前清倉見底。
鏈接
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何國兵負責,縣信訪辦負責牽頭實施,重點整治未按“三到位一依法”要求,認真辦理征地拆遷、城鄉建設、涉法涉訴、勞動社保、城鄉低保等方面的疑難復雜信訪問題。
三、開展違法建設問題專項整治
按照全面部署、齊抓共管,屬地管理、分級負責,標本兼治、依法懲處的原則,認真開展違法建設問題專項整治工作。開展國土資源動態巡查638批次,出動巡查人員1632人次,發現違法用地行為39宗,其中立案查處違法用地7宗,停止違法建設行為32宗,拆除違法違章建(構)筑物6949平方米。同時,對歷年來違法建筑進行了認真清理,全縣違法建筑存量722戶、4.2萬平方米,已拆除325戶、2.2萬平方米,剩余397戶、2萬平方米在2015年底處置完結。
鏈接
縣委常委、副縣長施玉普負責,縣國土房管局牽頭實施,重點清理整治違章違規的用地建房行為,特別是黨員干部在違法建設中存在的監管不力、徇私舞弊、以權謀私、非法獲利等突出問題。
四、開展執法監管部門“三亂”問題專項整治
按照自查問題建台賬、整改問題要銷賬、查出問題要算賬的要求,採取實地暗訪、民意調查、重點整治的方式開展集中治理。重點對公路路政管理收費、交通管理處罰等執法監管行為開展了專項清查,結合政風行風建設和行政審批改革,堅決遏制“吃、拿、卡、要、報”等問題。開展清理向企業攤派、強拉贊助、報銷費用及違規評比達標等增加企業負擔的專項活動。截至目前,開展專項監督檢查6次,查處問題3個,整改問題3個,有效優化了發展環境。
鏈接
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李小軍負責,縣紀委(監察局)聯合縣委政法委牽頭實施,重點整治執法不嚴不公,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選擇性執法、隨意性執法,辦關系案、人情案、金錢案,搭車收費,指定中介機構壟斷經營等突出問題。
五、開展窗口單位吃拿卡要問題專項整治
建立挂牌上崗、限時辦結、離崗告示、責任追究、政務公開、服務承諾等制度,強力整治“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及吃拿卡要等問題,縣紀委(監察局)、縣委組織部、縣督查考核辦、縣機關事務管理局、縣人力社保局組成聯合檢查組,先后出動檢查人員100余人次,對窗口單位服務情況進行了13次專項暗訪,當場糾正辦事態度不好等問題16個,有效解決問題28個。
鏈接
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李小軍負責,縣紀委(監察局)牽頭實施,重點整治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服務不主動、工作效率不高,推三阻四、百般拖延,不一次性告知辦事要件、讓群眾來回折騰,不給錢不辦事、給了錢亂辦事等突出問題。
六、開展教育系統管理不嚴問題專項整治
全縣2350名教師簽定《城口縣師德師風承諾書》,制發《城口縣教育委員會關於進一步清理“吃空餉”的通知》等6個規范性文件,開展專項檢查8次,明察暗訪6次,辭退教師4名,返崗上課教師6名。例如,對巴山中學和坪壩中學教師違反師德師風,違規補課、亂收費行為,縣教委對其全縣通報批評、給予警告處分,並取消當年評先評優資格。
鏈接
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吳立明,副縣長周建英負責,縣委教育工委牽頭實施,重點整治各中小學校對教師隊伍管理不規范,教師職工擅自離崗、脫崗、缺崗、教師調動程序不規范等等突出問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