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教育實踐活動·鏡鑒

太行山上的焦裕祿——追憶群眾心中的好干部孫文龍

2014年06月06日08:45  來源:山西日報

教育實踐活動啟動以來,各地以焦裕祿為鏡,學習焦裕祿精神,這讓我們不由地想起一個焦裕祿式的干部——孫文龍。

他是一位去世30多年的干部,可是老百姓卻至今難忘,以至每年清明節還有群眾上墳祭奠。這不僅因為他留下了澤披后世的水利工程,留下了致富百姓的桑蠶產業,更因他留下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形象。糞簍書記、蠶桑書記、養豬書記、北瓜書記、棉花書記、水利書記、氣象書記……在群眾心目中,他的形象永遠是農民的樣,朋友的樣,親民的樣和無私奉獻、俯身干事、敢於擔當的樣。

30多年后,我們再次去群眾中尋訪他的模樣,從他的事跡中找尋答案:群眾滿意的干部應該怎麼當?

1982年,病逝在工作崗位的孫文龍回到家鄉——陽城縣孤堆底村,葬在他帶領群眾綠化的孤堆山下。孤堆山下的孫文龍不孤單。群眾自發捐款為他建起紀念館,隔三差五總有人來看望他﹔孫文龍的故事在民間被編成歌、排成戲,四處傳唱,他活在無數百姓的心坎上。

土地不會忘,孫文龍曾用汗水把它澆灌﹔青山不會忘,是他讓荒坡披上綠裝﹔百姓更不會忘,孫文龍帶著大伙種下了致富的蠶桑。陽城、武鄉、屯留,孫文龍都任過縣委書記,他走過的山山水水為什麼總是充滿生機,他的故事一樁樁一件件為什麼讓人無法忘記?踏著他的足跡去尋訪,讓老百姓給我們答案。

朋友一樣,時時處處替百姓著想,群眾都願意跟著他干

5月,太行山已被鬆柏染綠,生機無限。陽城縣固隆鄉(過去叫文敏鄉),依坡順勢而建的廣場上,十幾名鄉干部人手一把剪刀,正在孫文龍的畫像前宣誓。鄉黨委書記范常勝說:“每人一把剪刀,包兩家農戶,和群眾一起上山修剪核桃樹,多動手少動嘴,孫文龍把這種作風永遠留在了固隆。”

固隆是孫文龍回陽城工作的第一站。1957年,孫文龍從省公安廳主動要求還鄉支農,剛入固隆鄉地界,一片片沒犁的白茬地讓他犯了嘀咕,“撂著不翻,肯定影響來年的產量”。其實,這是當地農民多年的習慣,也知道翻茬的好處,但因為地太多就顧不上管了,而孫文龍剛上任就想改變這個習慣。

盡管把各村的農業社長叫回來動員一番,但都沒把這個新來的年輕鄉長放在心上。孫文龍有他的辦法,給鄉裡的干部每人配一把镢、一把鍬,自己帶頭干。看著他滿手的水泡,農民們知道“這不是個指手畫腳的干部,而是個能和老百姓同甘苦的官”。趕在上凍之前,全鄉七八千畝的茬地被翻了一遍。第二年固隆鄉糧食空前高產,鄉裡人對孫文龍有了好感,他說栽桑就栽桑,他說壘塄就壘塄。

俯下身子,沒有架子,心裡想的和農民一樣,這樣的官老百姓喜歡。在寺頭當鄉長時,他見老百姓吃油很困難,便從老家孤堆底村砍了一枝果實累累的黑椋子樹,步行八十多裡扛到寺頭鄉,召開村干部會議推廣種植,很多人認為他在瞎干。現在,寺頭鄉還有吃黑椋子油的習慣,男女老少都知道這和孫文龍有關。真給老百姓辦事,過多久他們也不會忘。

你親民,民也親你,當地老百姓親到可以叫他的外號,其中最著名的要算“糞簍書記”。孫文龍下鄉總愛挎個糞簍,拾滿就倒到農民的糞堆上。剛開始,人們當洋相看,時間一長都知道他不是在裝。孫文龍說:“要讓群眾辦的事,我們干部必須先干,糞簍是干部和群眾聯系的橋梁。”

除了開會、學習,孫文龍幾乎每天都和農民在一起,留在民間的故事有幾籮筐。

1957年,固隆鄉府底村有一位孤寡老農去世了,死后3天才被人發現。時任鄉長的孫文龍得知情況,馬上組織干部為老漢辦喪事,親自為其穿衣裝殮,抬棺送葬。共產黨的鄉長當“孝子”,此事至今在當地廣為流傳。

不管大事小情,隻要他遇上就不會不管。孫文龍下鄉檢查,車子走到半路,突然看到有個農民在拼命地跑,原來他家的母牛難產,急著要到鄉裡找獸醫。孫文龍趕緊讓司機把車停下,一把將他拽到車上,“坐我的車去”。車拉著農民去趕路,縣委書記卻撂在了路旁。

1976年,陽城縣下孔村鄭青和家中失火,兩個孩子嚴重燒傷。正在那裡下鄉的孫文龍聽說后,用自己的車把鄭青和一家送到城裡,跑前跑后像對自己的朋友、鄰居一樣。孩子病情雖控制住了,但后續治療的費用卻難住了鄭青和。孫文龍說:“莫慌,莫慌,我給你想法子。”他不僅和醫院協商,妥善處理了鄭青和欠下的醫藥費,還給生產隊寫信囑咐,鄭青和的事集體一定要繼續管。

今年73歲的郝旭初,陸陸續續在孫文龍身邊工作了十幾年,在他看來孫文龍和農民處得和朋友一樣。群眾眼裡的孫文龍“當官不像官,就愛跟老百姓吃一鍋飯”。

分享到: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