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成效
活動開展以來,由市委組織部牽頭,紀檢委、信訪局和活動辦組成的3個專項督查組進行專項督查4次,全市廣大黨員干部深入社區220余次,走訪群眾近4萬人,領導干部共建台賬800余個,發放征求意見表2000余份,征集群眾反映問題和建議6大類1300余項,與650余戶貧困群眾和390名貧困學生結成長期幫扶對子,確定幫扶事項50余個。在活動具體工作中,各幫扶組領導針對所包聯地區的不同特點,抓重點、帶全面,在服務上下功夫,在幫扶上著力氣,改進了工作作風,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
(一)立足特色,明確發展方向,著力發展壯大縣域經濟。一是進一步完善了全市發展思路。活動以來,通過征集群眾意見,市政領導班子在堅持“生態立市、綠色發展”這一中心的前提下,進一步提出“兩輪驅動、三件大事、四館一園、五大產業、六大文化、七項重點工作”的發展思路。二是突出特色,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圍繞文化旅游、綠色食品開發、特色種養殖等接續產業和項目建設,引進龍頭企業,發展卜留克加工和還魂草制藥,著力做大特色產品加工業。累計投入資金80萬元用於扶持敖魯古雅鄂溫克族鄉馴鹿產業發展、景區建設、豐富社區文化,並通過建立敖鄉改良站、嘗試成立馴鹿養殖合作社、提高馴鹿養殖收入等方式,扶持敖鄉馴鹿產業,成立敖鄉博物館改擴建和泛北極圈國家馴鹿文化展館推進小組﹔引導阿龍山鎮採取以鎮黨委政府為主導,以強民黑木耳種植專業合作社為核心,以種植大戶為紐帶的幫帶模式,幫助困難群眾通過種植戶林下有機黑木耳脫貧致富,共為60戶種植戶發放無息貸款300萬元,積極為貧困戶提供技術、資金等方面的幫助﹔為河西轄區申請資金,設立蛋雞養殖項目,以幫扶資金為支撐,以“養殖基地+貧困戶”為模式,以大戶帶小戶,輻射帶動更多貧困戶脫貧致富。三是立足全市大局推進重點工作。全市全年累計實施項目52個,完成投資5.85億元,爭取上級各類資金3.02億元,還有1.2億元的項目已上報國家有關部委審批。為勞動密集型企業和創業人員提供貸款1566萬元,新增就業人員2106人,用於民生領域的資金7.8億元,佔財政支出的67.6%。全市種植林下有機黑木耳340萬袋、有機靈芝10萬袋,帶動38戶靈芝種植戶脫貧致富﹔搜集和整理敖魯古雅鄂溫克語詞匯、民歌、民間故事、諺語、謎語、民族常識等,編寫《敖魯古雅鄂溫克語讀本》並錄制出版配套光盤。
(二)立足和諧,創新方式方法,服務扶持社區發展。活動過程中,一是充分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嚴守中央八項規定、自治區28條具體規定、呼倫貝爾市和根河市密切聯系群眾轉變工作作風的實施意見,深入基層察民意、訪民情、解民難,將“四服務”貫穿始終,轉變工作作風,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加強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實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二是抓好地企共建。阿龍山鎮黨委積極與駐在企業溝通,尋找與駐在企業的切合點,積極開展組織共建、發展共謀、民生共解、和諧共創活動,供電、金融、鐵路三個駐在企業積極開展各種便民、為民服務群眾活動,阿龍山森林公安局也與鎮黨委政府就幫扶困難群眾,加強社區基礎設施建設等事項達成意向,地企共建”成為阿龍山鎮整合地方和企業黨組織資源優勢、推動共同發揮作用、促進和諧發展的有效載體。三是開展好駐社區工作日活動。開展好“駐社區工作日”工作,是“十百千親民連心服務群眾”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是聽取民聲、征集民意、強化人民群眾主體地位的重要舉措之一。通過召開民情懇談會,個別訪談、隨機調研、登門入戶、民主評議等方式,集思廣益,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建議,親身感受基層工作辛苦,把准社區幫扶脈絡,有效促進社區發展。
(三)立足民生,解決實際問題,服務幫助困難群眾走出生活困境。每一次包聯領導的走訪過程實際就是面對群眾,體民情、察民意的過程。一是關懷備至“惠民生”。根河市得耳布爾鎮河北大橋以南地區沒有路燈,百姓夜晚出行十分不方便,鎮政府無財力投入。經過幫扶組的多方面努力,目前,路燈安裝工程所需32萬元資金已經落實到位。河東街道轄區廣申路段,因多年失修,道路坑窪不平,2013年夏天,受到洪澇災害的影響,廣申路附近居民出行更是困難。其對應幫扶組成員單位行政執法局運輸隊對廣申路兩旁的垃圾進行了清理工作,共清理了垃圾20余車,共計500余噸。交通運輸局組織人力物力,出動壓路機、平地機、鉤機等大型機械設備,利用兩天時間,上料1600多立方,對廣申路面進行了平整和修繕。目前,廣申路近1000余米的路段已修繕完畢,極大改善了廣申路段居民的出行條件。二是力所能及“解民憂”。團市委與幫扶困難家庭學生簽訂了為期5年的資助協議,協議注明:團市委將每年以個人捐款的形式資助其500元,直至其高中畢業,同時將定期幫助學習輔導、心理疏導等工作。滿歸鎮滿歸小學受地區整體影響,單親家庭和留守兒童增多,家庭生活條件和收入水平偏低,滿歸森警大隊與滿歸小學舉行了“警民共建、愛心助學”活動,森警大隊的官兵決定長期資助三名學生,直至完成學業。並舉行了“愛心助學”啟動儀式,捐款1910元。市衛生局堅持由“輸血”轉變為“造血”的幫扶方式,鑒於幫扶對象孫繼田身患頑疾,需要常年服藥,市衛生局立足部門優勢,與社區服務中心溝通,單獨為其購進長期服用的藥品,減少開支20%,同時出資幫助孫繼田一家長期租賃一個店面,讓其以銷售學生用品謀生,並為其申請再就業無息貸款。現在孫繼田家的店面已經正式開業。市工商聯通過與非公企業溝通,為幫扶對象孫洪軍提供了價值2000余元的樺木鋸末170余袋,解決了黑木耳種植原料問題。三是千方百計“保民康”。周洪江因在私人企業工作不慎造成全身重度燒傷,但傷殘鑒定錯定為三級,無法享受殘疾人救助待遇和低保待遇,第九幫扶組了解情況后立即幫其解決,重新鑒定為一級,一次性解決了殘疾救助和低保問題。何英芝是一名74歲退休居委會主任,擁有55年黨齡,老人為黨的事業奮斗一輩子但卻有一心願未能實現,因自己和子女生活困難,無經濟能力繳納“五七工”費用,這樣自己晚年就沒有生活保障,根河市紀檢委書記張連棟得知這一情況,個人出資5000元,為老人繳納費用,並囑咐當地黨委政府一定要做好追繳工作,解決了老黨員的唯一心願。
“十百千親民連心服務群眾”活動開展以來,累計捐資90余萬元、捐助衣物1900余套,捐助辦公用品電腦21台、打印機14台、辦公家具15套,為幫扶家庭租賃店面3個,解決就業工作16份,為幫扶群眾免費體檢130人次,捐助燃煤17噸、燒柴135米,贈送收音機50余台,捐贈圖書500余本、學習用品170份,慰問大米372袋、白面390袋、食用油467桶、牛奶24箱、雞蛋230斤、蔬菜水果100余箱。累計為7800余名群眾上門服務和宣講政策,發放親民連心卡4000余張、排查矛盾糾紛320件,化解295件,化解率92.2%,全市信訪總量同比下降22%。
反響與拓展
隨著“十百千親民連心服務群眾”活動的不斷深入,在全市掀起黨員干部結對幫扶活動的熱潮。通過著力解決基層組織和基層群眾面臨的實際問題,切實感受到黨組織的凝聚力大幅增加,在全面推動各項工作的過程中來自於基層和群眾的阻力明顯減少,化解了各種制約經濟發展產業轉型的瓶頸問題,重點項目得到新突破,經濟轉型實現新跨越、民生改善取得新進步、社會和諧再上新高度、黨的建設開啟新征程,各項社會事業都取得了新的長足進步。先后有多家新聞媒體報道了我市“十百千親民連心服務群眾”活動的做法,此項工作也受到上級領導的充分肯定。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在全黨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黨的群眾路線是黨的性質和根本宗旨的重要體現,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這就要求我們要始終把引導黨員干部提高群眾工作水平、改進群眾工作方法、創新群眾工作機制作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提高為民服務水平的必修課。
從“十百千親民連心服務群眾”活動開展的實踐中我們感到,結對幫扶活動之所以能夠發揮積極的作用,就在於堅持群眾觀點,踐行群眾路線這一根本要求,這項活動也為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益啟示和有效載體。現在黨的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的活動已進入第二環節,根河市將繼續以“十百千親民連心服務群眾”活動作為重要載體,切實保証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扎實有效,不走過場。
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我們將進一步“把加快發展和維護群眾利益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把關心和服務群眾作為領導干部的第一職責,把群眾的呼聲和意願作為指導工作的關鍵信號,把群眾滿意度作為衡量工作和政績的重要標尺”。面對走訪中發現的新問題新情況,我們將會進一步組織開展“十百千”愛心助學活動、“十百千”走訪慰問活動、“十百千”幫貧解困活動、“十百千”開源造血活動等一些列活動,使“十百千親民連心服務群眾”活動扎實有效持續開展下去。徹底清除黨委、政府與群眾之間的阻塞,切實改進工作作風,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問題,使“十百千親民連心服務群眾”活動向縱深化發展,切實加深黨群之間的血肉聯系,努力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擁護。
(內蒙古根河市黨建雲平台供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