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對轄區的人員單位情況熟爛於心,才能及時地發現問題,更快地解決問題。“一警一村”警務機制是“楓橋經驗”在運城的生動實踐
警力有限,民力無窮。“楓橋經驗”的精髓在於“發動群眾,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問題”。運城市公安機關把握這一精神實質,將“一警一村”警務機制當做“楓橋經驗”在運城的生動實踐。
他們變“事后處置”為“事前預防”,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爭取一切積極因素來開展工作。通過“一村一警”走訪,警力下沉,努力實現情報信息及早掌握,矛盾糾紛就地化解,治安隱患及時消除,實現了警務前移,民警也從疲於辦案的 “怪圈”中逐步解脫出來。
安居樂業是群眾的最基本需求,也是衡量幸福感的重要指標。“一村一警”警務機制的創新切合了當前社會治安實際,找准了加強和改進公安工作的著力點,不僅有效盤活了公安機關內部警務資源,而且整合了社會治安保衛力量,激發了全民建設平安的活力,強力推動了公安機關社會治安防控能力的全面提升。
駐村民警走進基層、走進群眾后,工作作風有了很大改變,做群眾工作的能力有了大幅提升,自身能量得以充分釋放。他們成為解憂辦事的“服務員”、化解糾紛的“調解員”、指導群防群治的“治安員”,社情民意的信息員,平安創建的督導員。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民警共走訪群眾68萬戶(次),征求意見建議17686條,化解各類矛盾糾紛4760起,為群眾辦實事18262件,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大幅提升。通過一個個村子小平安的不斷累積,逐漸形成了全社會的大平安。在省公安廳組織的2013年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測評中,運城市增幅排名全省第二。“一村一警”警務機制實施僅僅是起步,還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但它已在群眾路線的實踐中顯示出值得期待的勃勃生機。(左燕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