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沈浩精神的分量

2014年04月16日16:04  來源:安徽日報報業集團

踐行群眾路線的一面鏡子

本報評論員

彈指一揮間,沈浩離開我們已有5年。他的名字非但沒有被人淡忘,反而一直被人傳頌。他走了,但他的精神活著,放射著超越時空的耀眼光芒。

沈浩精神與焦裕祿精神一脈相承,同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鋒精神等一樣,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我們要遠學焦裕祿、近學沈浩,以沈浩精神為鏡,深學、細照、篤行,確保教育實踐活動取得人民滿意的實效。

深學就是要緊密結合教育實踐活動,深入學習沈浩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沈浩精神集中體現為一心為民、服務群眾的宗旨意識,解放思想、不斷創新的改革精神,扎根基層、埋頭苦干的實干作風,任勞任怨、無私奉獻的高尚品德,團結農民、帶領百姓的群眾工作本領。要堅持一點一滴認真學、聯系實際思考學,找准改進作風的重點,樹立自我提高的坐標。

細照就是要堅持以沈浩精神為鏡子,從裡到外、從上到下,經常照、反復照,不斷反思自己、激勵自己。要從大處著眼、從細節入手,深入查擺思想境界、素質能力、作風形象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深刻反思對待群眾、對待組織、對待事業、對待同志、對待親屬、對待自己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要主動對標定位,捫心自問“入黨為什麼,當官做什麼,身后留什麼”,能否像沈浩那樣,一心想著群眾,一切為了群眾,從而見賢思齊,提升思想境界,激發前行力量。

篤行就是要從今天做起,從眼前做起,從小事做起,像沈浩同志一樣對黨無限忠誠,對人民無比熱愛,對事業無私奉獻。要強化問題導向,聚焦作風問題,補精神之“鈣”、除“四風”之害、祛行為之垢、立為民之制,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要堅持“三嚴三實”,激發斗志,堅定恆心,砥礪擔當的勇氣,弘揚創新的精神,為全面深化改革、建設美好安徽注入強大動力!

上世紀70年代末,敢為人先的小崗人為“大包干”按了一次紅手印,拉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宏大序幕﹔本世紀初,他們為一個人按了三次紅手印,銘刻了一名共產黨員的不朽豐碑。

這個人就是鳳陽縣小崗村原黨委第一書記、村委會主任沈浩。

3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在安徽調研時指出,沈浩精神與焦裕祿精神一脈相承,黨的干部都應該像焦裕祿、沈浩那樣,始終保持一顆為人民服務的心,為群眾謀利、為百姓造福。

一條通向心坎的村路

是啊!小崗肯定是難搞,不然我來小崗就沒什麼意義了!

但是,既然來了,還后悔嗎?要退縮嗎?絕不!

——沈浩日記2004年2月22日

沈浩先進事跡陳列館坐落在小崗村西頭。這些日子,一批批參觀者從四面八方趕來,在展台前久久駐足,深情追憶沈浩6年村官的崢嶸歲月。從2013年底開館至今,短短數月時間,該館累計接待4330批次、75109人次參觀。

人們的思緒隨著解說員的講解回到了10年前。2004年2月,春寒料峭。沈浩作為省裡選派干部,第一次踏上小崗村的土地。

一個“偏、窮、亂、散”的小崗村擺在他的面前。2003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隻有2300元,村集體不但沒有一分錢,反而欠債幾萬元。

“當時,我們都沒有在意這個選派干部,心想他不過是來這裡‘鍍金’,過兩年就走。 ”村計生專干韓巧蘭說,以前有的干部來了大半年,村民們還都不認識。

沈浩不一樣。他一來就扎到群眾當中,拉家常、問疾苦、話發展。不到一個月,就把全村100多戶跑了個遍,對村情民意了如指掌。

“當時,友誼大道東邊2裡多的土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我們都盼著改成水泥路。”“大包干”帶頭人嚴金昌說。

沈浩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他四處奔波,爭取到50萬元資金。一開始,村裡打算從外面請工程隊,可是一報價,最少的也要58萬元。

沈浩把鄉親們找在一起商量,決定由村裡租機械、群眾出工自己干。這樣不僅能省錢,還能讓村裡人掙些工錢。

修路的那些日子,沈浩天天泡在工地上,和大家一起扛水泥、拌砂漿,什麼活兒都干。

“有一次,看到剛拌好的水泥漿漏在模子外面,他生怕浪費了,一時找不到鐵鍬,他就把袖子一挽,雙手插進水泥裡,一捧一捧地鋪到了路面上,弄得渾身都是泥漿,手上也燒起了泡……”嚴金昌的眼圈紅了。

等路修好了,鄉親們一算賬,整整省下20萬元。 “我們通過這件事看出來:這個書記是來干實事的。 ”嚴金昌說。

這條路修在農民家門口,卻通到群眾心坎上。這時的沈浩,雙手結滿了老繭,臉晒黑了,人累瘦了。在鄉親們眼中,他從“城裡人”變成了“村裡人”。

一扇永遠敞開的大門

他們住得實在是太難了。到了他們每一家,外面雨,屋內水,一家幾口(孩子大人)擠在一起。這就是小崗村民的住處。不管怎樣,這些人都應優先建房。我決定為他們做主。哪怕困難再大!

——沈浩日記2005年10月2日

一張床,一櫃書,兩張桌,一把椅。 20平方米的沈浩舊居保持著簡陋的原貌。他扎根小崗6年,一直住在這裡,每月掏600元在房東家搭伙。房東馬家獻說,沈書記對生活不講究,無論什麼飯菜,他都吃得香。

沈浩經常到村民家串門,碰上喝茶吃飯,也毫不拘束,端起水杯就喝,盛上一碗就吃。特困戶關友林家,沒人操持家務,家裡蒼蠅亂飛,一般人不願登門,更不願在他家吃飯。沈浩特地去了他家,快中午時他說:“就在你家吃飯,你們吃什麼我就吃什麼。 ”一盤青菜,一碗米飯,一頓最簡單的午飯,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

生活上徹底“農民化”,沈浩完全融入了小崗。

站在沈浩舊居的門口,69歲的杜永蘭大娘睹物思人:“他特別隨和,從幾歲小孩到老頭老太,都喜歡到他這裡來,沒事拉拉呱或者找他幫個忙。他還特別細心,看到老年人坐板凳,他說板凳太硬,還是坐床沿軟一些。 ”

沈浩床頭貼著小崗村村民通訊錄,上面寫滿了電話號碼,他有事隨時能找到人。沈浩在小崗6年,他的房門從不上鎖,睡覺時也不插門。村民們有事,不論白天黑夜,一推門就能找到他。

2008年3月,與鄰村合並的新小崗村面積和人口都擴大了10倍,來找沈浩辦事的人更多,他一天睡不了幾個小時的覺。村干部看他太累了,背著他一合計,在他住處的樓梯口焊了一扇鐵門。

“我們就想讓他睡個安穩覺,沒想到他竟然生氣地說:‘裝這個干嘛,鄉親們來找我肯定有事,安上鐵門不就和村民隔開了嗎? ’”時任小崗村黨委副書記趙家龍回憶說。

在沈浩的堅持下,這扇鐵門從來沒有鎖過,始終對父老鄉親們敞開著。

“他時刻惦記著全村老少,誰家有個難事,他心裡都有一本賬。 ”村民嚴美說。小崗人都說,有困難,找沈浩! “其實,往往不等你去找他,他就會來找你。 ”

小崗人也把他當作了自家人。

分享到: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