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強反腐倡廉基礎制度建設。用制度防治腐敗,更具有穩定性、長期性、根本性。要用制度管權、管錢,念好約束權力的“緊箍咒”,形成不敢腐也不能腐的有效機制。
今年要抓住重點,在容易發生腐敗的領域,把制度先完善起來。要把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政府採購、國有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出讓等公共資源交易,納入規范化、法制化軌道,領導干部不能插手干預。去年我們建立了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但真正完善起來,還要有一個過程。今年要推動相關法規的“立、改、廢”。進一步建立健全轉移支付管理制度,對項目設立、資金分配、使用管理、績效評價、信息公開等作出明確規定。現在專項轉移支付項目繁雜,“跑部錢進”這個詞已經是由來已久,我們必須對轉移支付進行清理、整合和規范,今年專項轉移支付項目數要減少1/3左右。中央有關部門已經在做方案,地方政府也要完善管理辦法,使轉移支付資金真正用在刀刃上,而不是被碎片化。對保留的專項轉移支付項目,建立定期評估和退出機制。還要完善現金、票據管理制度,進一步健全反洗錢機制,讓那些黑錢臟錢無處藏身。
(四)嚴格公共資金管理和監督。反腐敗必須管權、管錢雙管齊下。今年要把強化財經紀律作為反腐倡廉的一個重點,嚴肅財政綱紀、整飭財經秩序。把政府所有收支納入預算管理,加強預算審核,嚴格預算調整,防止超預算支出,做到收入一個“籠子”、預算一個“盤子”、支出一個“口子”。嚴格執行財稅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今年要對地方在招商引資中出台的稅收、土地等優惠政策進行清理規范。
要進一步加強國庫資金管理,建立財政結轉、結余資金定期清理制度,提高資金使用績效。去年財政收入的增速放緩,中央財政收入一度出現負增長,地方財政收入增速也降到一位數以內,而據審計部門抽查,發現有的專項資金已經沉澱多年了。一邊是各方面都在講資金緊張,另一邊又有資金沉澱、閑置,而且數量較大。我們應該採取有效措施,盤活存量,用好增量,提高理財能力,把錢用活。要嚴格會計制度,為公共資金裝上“安全鎖”、“防盜門”,防止被侵吞、擠佔、挪用和浪費。要繼續對“小金庫”進行專項治理,堅決堵住侵蝕濫用公共資金的黑洞和后門。
審計是管好錢、用好錢的利器。哪裡有公共資金,哪裡就要有審計。從今年開始,對所有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要實現審計監督全覆蓋,不留盲區,不留死角。對審計的每個項目、每筆資金,都不能放過任何一個疑點。今年要選擇一些重點領域進行全面審計。在保障性安居工程方面,我們憋足了勁,想多投錢、多辦事,可以說難度很大,但又有相當一部分資金沉澱在那裡,還有一些沒用到正處。通過審計揭露問題、查處腐敗、改進管理,有利於規范市場秩序,有利於促進社會公正,有利於保障和改善民生。另外,我們對農業、教育、科技、公共衛生等民生和社會事業的投入越來越多,也必須加強審計監督,保証錢不被濫用、花得更有效率。審計監督要敢於碰硬,結果要公開,對違法違紀案件,不回避、不退縮、不手軟,堅決查深、查透、查實。這不僅是防治腐敗的重要措施,而且對於穩增長、惠民生,把資金盤活、提高效率也有直接作用。
(五)深入推進政務公開。政務公開是接受監督最有效的方式。去年我們下了很大決心,摸清了全國政府性債務底數,前一段時間把中央和地方債務情況全部實事求是地公開,亮出家底。這樣做,讓各方面看到我們說債務可控是有依據的。國際社會也認為中國政府性債務是透明的,敢於公開,是誠信、自信的表現。這說明,政務越公開透明,政府越有公信力。
公開也是最有力的反腐措施。今年要把預算決算公開再向前推進一步。政府預算和決算要全部公開到支出功能分類的項級科目,部門預算和決算要逐步公開到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專項轉移支付預算公開到具體項目,所有財政撥款安排的“三公”經費都要詳細公開。這絕不是小事,是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的一個關鍵舉措,也是財稅體制改革的“馬前卒”。財政是庶政之母,公開財政資金的來源和使用去向,是政府應盡的職責。目前一些方面在預算硬約束上的措施還跟不上,做起事情來隨意性也比較大。政府花錢,怎麼能夠提高效率,怎麼符合經濟發展的規律,更好地改善民生,還大有潛力可挖。此外,對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食品藥品安全、保障房分配、醫療服務收費、高校招生、國有企事業單位人員招錄等,也都要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公開公示。
(六)嚴肅行政紀律。我們的行政體制實行中央統一領導、地方分級管理,部門也要各負其責。對中央的大政方針,各地區各部門必須統一步調,不折不扣地執行。去年以來,國務院出台的一系列促改革、調結構、轉方式的政策措施,總的看執行情況是好的,但也有“中梗阻”的現象。少數地方和部門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各取所需,有利的就辦,沒利的就拖。對中央重大改革發展決策落實情況,有關部門要制定具體督查計劃,加大督查力度,著力解決政策落實“最后一公裡”問題。出台的政策不落實,等於沒出。對落實不力、自行其是的,要嚴肅問責,確保政令暢通。
各級政府工作人員都要增強法治觀念,帶頭遵紀守法,嚴格依法行政,模范執行中央的各項方針政策。人民政府權力的本質是責任、本色是為民,為民盡責,立規矩、定紅線、劃杠杠,是對各級干部最起碼的要求。各級干部要學會在約束中工作,習慣在監督下干事,把壓力變成為人民謀利益的動力。既然我們選擇了為公眾服務,那就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對我們個人來說,做到了,不僅是問心無愧,也是一種榮譽,社會也會認可。還要大力整治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庸懶散的機關病。我們推進改革,在干的過程中,有的要試點,試點也可能會出錯,錯了就馬上改過來,這都需要在干中去探索。當然,不能犯方向性的錯誤。所以,廉政和勤政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如果勤政做不到,拿著俸祿不干事,也可以說是一種腐敗現象。要堅決克服組織渙散、紀律鬆弛等問題,樹立廉潔奉公、務實高效的政府形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