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節儉,求實效
我省各級財政部門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按照零增長或負增長的原則,細化預算編制,發揮預算約束作用,從源頭嚴控行政經費開支。
去年,全省各級政府大力壓縮“三公”經費支出,把更多的資金用於中小學教育投入、農村飲水工程、農民增收等民生領域。僅省本級“三公”經費支出與上年度相比就下降20.47%。省財政廳兩次調減省級預算單位公用經費共計5749萬元,用於“我為農民增收辦實事”、提高重度殘疾人生活補助、中職學校建設等民生事項。樂東、三亞、昌江、白沙、瓊中等市縣壓縮行政經費,將節省下來的經費用於民生問題。
把衡量作風好壞的標尺交給群眾,才能真正促進作風建設。省紀委監察廳堅持以群眾滿意為標准,建立黨風政風行風建設社會評價機制,組織召開社會評價大會,73個省直被評單位主要負責人集中述職,147名評價代表現場評價打分,評價代表提出的1780條意見建議還被原汁原味地通報給各相關被評單位進行整改落實。
“讓廣大群眾參與到反腐倡廉工作中來,這項舉措深受社會各界好評。”評價代表冷明權說。
省糾風辦有關負責人表示,評價結果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被評單位工作上的不足和差距,倒逼各單位不斷改進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切實解決了一些工作展不開、推不動、落不實的問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