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黃小軍:深刻認識和解決好 “最后一公裡”問題

2014年02月14日16:40  來源:雲南日報

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加強黨的作風建設、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一項重大部署。在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要在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刻認識、全面把握密切黨群關系與黨的作風建設的本質聯系,進一步增強改進作風、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自覺性,堅決糾正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切實解決脫離群眾的問題、服務群眾不到位的問題、侵害群眾利益的問題,下大力氣解決聯系和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的問題,以作風建設的新成效,凝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強大力量。

聯系群眾、服務群眾,是黨的性質和宗旨所決定的,同時也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總要求、總目標。應該說,黨的群眾路線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已經取得了聯系服務群眾的初步成效,但離“讓人民完全滿意”還有一定的距離。對於當下陸續開展的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而言,參與的層級更多、領域更廣、對象更復雜,面對群眾也更近,能不能取得讓人民滿意的實效,關鍵看能否解決聯系和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問題。

解決好聯系和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問題,具有極強的現實針對性,有著重要的實踐意義

解決好聯系和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問題,反映出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也是黨開展一切活動、開展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隻有起點,沒有終點﹔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但作為集中性教育實踐活動必須要有一個好的開始和完美的結束。在第一批活動結束和第二批活動開始的階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最后一公裡”問題,是對搞好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活動提出了更高標准和要求。

解決好聯系和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問題,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於自身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本質追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最后一公裡”問題,說明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已經取得預期效果,但這種效果需要形成理論成果和制度成果,把活動的成果關進制度的籠子裡,成為一種可以長期堅持的優良作風。解決好聯系和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問題,也是黨對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一種自信,而這種自信來源於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根本目的就是讓黨員干部樹立堅實的群眾觀點,堅持走群眾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解決好聯系和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問題,展現的是一個從實踐到理論的問題。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一次具體的實踐過程,這個實踐包括學習的實踐、思考的實踐、糾正的實踐和落實的實踐,整個活動通過“三個環節”相輔相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替進行,實現了從實踐到理論的升華。教育實踐活動,是一個接受教育的過程,也是一次檢驗實踐的過程,最終目的是達到理論的升華和思想信念的堅定,就是“補精神的鈣,不得軟骨病”。開展一次教育實踐活動,必定會受到時間的限制和約束,肯定會存在“最后一公裡”現象。習近平總書記在活動取得巨大成績的同時強調“最后一公裡”問題,充分顯示了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善於學習、善於思考的黨,能夠時刻把握工作規律,對開展第二批活動的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提出了一個嚴肅的要求,為保証第二批活動的最終成效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分享到:
(責編:姜萍萍、閆妍)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