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對於教育和引導黨員干部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和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切實改進工作作風,贏得人民群眾信任和擁護,夯實黨的執政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具有十分重要和深遠的意義。“為民務實清廉”是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的時代要求,是黨的群眾路線內涵在新時期的新拓展。
◆“為民、務實、清廉”是新時期黨的群眾路線的主要內容
群眾路線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是中國共產黨奪取革命和建設勝利的重要法寶。從其科學內涵來說,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圍繞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在全黨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提高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能力。完善黨員干部直接聯系群眾制度。”明確將“為民務實清廉”作為黨的群眾路線的基本內涵。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深刻分析總結新形勢下黨的執政環境和執政任務,對黨的群眾路線的創造性繼承和發展,是我們黨的重大理論創新。
“為民”是群眾路線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我們黨執政的根本價值取向。為民,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真心實意為群眾謀利益。這是我們黨的宗旨,也是共產黨的先進性之所在。我們黨正是憑借密切聯系人民群眾這一最大的政治優勢,取得了民主革命的勝利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執政的最大危險就在於脫離群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使全黨同志牢記並恪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以優良作風把人民緊緊凝聚在一起。”“為民”重申並強化了新時期黨執政的根本價值取向,明確了群眾路線的靈魂在於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人,群眾路線的根本是“為民”,我們隻有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堅持以人為本,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將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開展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才能永葆共產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夯實國家長治久安的基礎。
“務實”是群眾路線的實踐路徑,集中反映了群眾路線的本質特征。“務實”就是要求真務實,力戒空談,埋頭苦干,務求實效。我們黨素有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調查研究的優良傳統,為人民群眾辦實事一直是我們黨的行動方針。面對日益復雜的國內外形勢以及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黨的十八大提出:“堅持實干富民、實干興邦,敢於開拓,勇於擔當,多干讓人民滿意的好事實事。”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強調“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意義,他指出:“我們的所有成就,都是干出來的。這裡的關鍵,就是始終注重抓落實。如果落實工作抓得不好,再好的方針、政策、措施也會落空,再偉大的目標任務也實現不了。”由此可見,貫徹執行群眾路線,就是要從轉變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做起,善於從群眾關注的、身邊的實際問題做起,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迫切的實際問題。“務實”不僅與我們黨“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等行動准則一脈相承,而且使黨的群眾路線在新時期的行動意義更加顯性化與具體化,為轉變作風提供了切入點與現實路徑。
“清廉”是群眾路線的基本要求和保障,也是我們黨的政德根基。清廉是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和最可貴的品質,但是不少黨員干部濫用人民給予的權力,以權謀私,腐化墮落,既背離了黨性要求,敗壞了黨的聲譽,也摧毀了人們的理想信念。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腐敗的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就會對黨造成致命傷害,甚至亡黨亡國。因此,下最大氣力解決好消極腐敗問題,始終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著力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才能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確保黨始終同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清廉”是人民群眾對黨的基本要求和道德期盼,為政清廉才能取信於民,秉公用權才能贏得人心。黨隻有嚴於律己、廉潔奉公,時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堅決鏟除腐敗滋生蔓延的土壤,才能取信於民,立威於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