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實踐與制度三位一體,是實現“為民、務實、清廉”的根本保障
注重理念、實踐與制度的有機結合,強調從價值層面解決思想認識問題,強化黨員干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與信念。在實踐中,踐行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密切聯系群眾的原則,切實解決群眾實際問題。在制度上,努力探索群眾工作的長效機制,建立健全一系列保証群眾路線貫徹實施的制度法規,從而使黨的群眾路線逐步走向理念、實踐與制度的有機結合,這是新時期黨的群眾路線的新拓展。
當前,我國處在改革發展的關鍵期,經濟形勢、社會結構、思想觀念與利益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單純依靠思想灌輸和集中整頓很難真正持久地將群眾路線落到實處。思想教育與制度建設猶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前者是自律,后者是他律,二者缺一不可。隻有在加強思想教育的同時,進一步加大制度建設的力度,並把二者統一於群眾路線實踐中,才能夠保証群眾路線的理念得以強化,實踐得以落實。特別是現階段,制度建設的力度還不夠,確保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執行的配套法律與制度還不盡完善,制度的執行與落實還不夠到位。因此,加強制度建設的嚴密性、系統性,提高制度建設的執行力顯得更為必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關鍵是要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他要求以這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創建新的制度,完善現有的制度,廢止不適應的制度。制度一經形成,就要嚴格遵守,執行制度沒有例外。
注重理念、實踐與制度的有機結合,是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一個突出特點。黨中央在此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堅持把制度建設作為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和統領性,確保群眾工作常態化與長效性作為重要抓手,除了強調理論學習與實踐活動外,還建立了一系列具體細化的制度鏈條,從“八項規定”入手,進一步完善懲治腐敗、群眾監督等相關政策法律制度,特別是注重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這是對新時期堅持群眾路線的有益探索。
將理念、實踐與制度相結合,這是新時期群眾路線的內在要求,也是推動群眾工作科學化、規范化的根本保障。制度的強制力和穩定性能夠保証群眾路線的理念得以強化,實踐得以落實。要立足長遠,將“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融於制度建設,真正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建立健全新時期群眾路線的長效機制,才能使我們黨經受住各種考驗,永葆生機和活力。
(執筆:黎昕 譚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