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黨的群眾路線理論

危朝安:把群眾路線貫穿美化鄉村活動全過程

危朝安

2013年12月06日07:0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突出特色,發揮優勢。農村地域廣闊,各村情況差別很大,特色不同、優勢各異。在實踐中,我們注意根據地理區位、功能形態、發展水平、歷史傳統等,充分考慮每個村的實際情況和特色優勢,合理確定活動的目標和路徑,避免生搬硬套、盲目推進。按照這樣的思路,各地突出自身特點、挖掘自身優勢,積極探索切實可行的活動形式,如“萬名干部回鄉行”、“小手拉大手”的活動動員形式,“產業帶動”、“城鄉互動”、“四級聯動”的活動推進方式,“美麗新田園”、“美麗新菜園”、“美麗新果園”、“美麗新蔗園”的活動具體形態,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亮點頻出的活動格局。

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為目標

開展“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活動,目的在於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造福人民群眾。但由於各種現實因素的制約,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需要經過長期努力。這就要求發揚艱苦奮斗精神,既打好攻堅戰,通過集中開展活動解決農村生產生活中的突出問題﹔又打好持久戰,通過建立長效機制確保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持續改善。

緊扣發展主題。發展是第一要務。離開發展孤立搞活動,就缺乏生命力,就難以持久。“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活動既關系個人生活質量,又關系全區發展全局﹔既關系百姓健康,又關系群眾小康。在實踐中,我們堅持把開展活動與促進發展緊密結合、與實現群眾利益緊密結合,統籌謀劃、通盤考慮,扎實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有序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加快推進循環經濟、生態經濟、綠色經濟發展,努力將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使活動成為凝聚共識、推進發展的過程,真正得到群眾的擁護和支持。

建立常態化保障機制。積極探索建立文明風尚的導向機制、分片包干的領導機制、上下聯動的責任機制、多元支撐的投入機制、科學合理的考核機制等,著力建立完善相應的政策制度體系,真正形成“政府主導、群眾主體、干部服務、社會參與”的工作推進保障體系,促使活動從突擊整治向規范常態管理轉變。

構建鄉村清潔技術體系。農村生產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是活動中的難題。在實踐中,我們積極探索農村生產生活垃圾和污水就地處理、科學處理的有效形式,強調技術要簡便實用,避免越搞越復雜,力求符合農村實際、符合農民意願,讓農民群眾樂意接受、能夠堅持、得到實惠。各地堅持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理念,尊重群眾首創精神,總結推廣群眾的發明創造和管用辦法,大力開展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工作,實施農業“十大工程”和“十大主推技術”,推進城鄉風貌改造。同時,探索建立農民主體、政府主導、社會共管的“三位一體”保潔體系。通過這些舉措,使廣大農村的臟、亂、差狀況得到了初步治理,人居環境質量、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

提升鄉村文明水平。隻有群眾養成健康衛生的好習慣、社會形成科學文明的好風尚,才能鞏固活動成果,不斷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在實踐中,我們從活動一開始就注意加強宣傳教育工作,引導教育農民群眾充分認識清潔是一種積極向上、追求幸福生活的態度,是一個尊重自然、美化環境的習慣,從而調動起農民群眾支持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同時,指導幫助各村屯制定具體明確、群眾認可、切實可行的村規民約,引導農民群眾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養成良好行為規范、提高自身文明程度。

(作者為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  

《 人民日報 》( 2013年12月06日 07 版)

分享到:
(責編:姜萍萍、謝磊)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