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與自我批評是我們黨的優良作風和思想方法,是維護黨的純潔性、增強黨的戰斗力的有效武器。面對 “四大考驗”和“四大危險”日益突出的局面,執政黨更需要運用批評與自我批評這一銳利武器,著力從世界觀上解決黨員理想信念問題,從根本上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等,從而跳出歷史周期律,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
堅持辯証分析,科學理解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內涵
從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角度分析,批評與自我批評反映了主客體認識與被認識的認識關系和主體的思維認識方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主體是自己、他人和組織,客體是自己、他人或組織的思想與行為等。批評是指對別人的缺點或錯誤提出意見,自我批評是指政黨或個人對自己的缺點或錯誤進行的自我揭露和剖析。因此,我們黨內的批評與自我批評絕不是指責、泄憤、打擊、報復,而是一種對缺點和錯誤的批判反思,是對真理的堅持和對錯誤的修正,是一種實事求是的認識方法和實踐作風。批評與自我批評二者是辯証統一的,批評是解決問題的外部條件,是組織中的思想交流﹔自我批評是解決問題的內部根據,外部的、他者的批評要通過內部的自我反思反省而起作用。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是為了更好地促進黨員主觀世界的改造,純潔黨性。
客觀剖析原因,正確認識批評與自我批評弱化趨勢
當前,在黨的民主生活會和日常工作中,由於社會環境、制度缺位和黨員個人心理情緒等因素的影響,批評與自我批評存在著弱化趨勢,沒有發揮好治病救人的“藥效”,主要表現為:一是明哲保身,不敢批評。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有些黨員干部受到一些負面影響,常常站在個人角度權衡得失,對批評與自我批評不是抱著認真負責的態度,而是採取無原則無立場的明哲保身處事態度,避重就輕,不敢切實進行批評。二是害怕揭短,聽不得批評。有些身處領導位置的黨員干部存在官僚主義作風,在工作中聽慣了“頌歌”,習慣了“個人決斷”,把手中的權力當成支配工具,不容許別人提缺點和錯誤。同時,有些黨員受中國傳統“官本位”的影響,認為領導的話就是“金科玉律”,因而也不敢當面指出或幫助上級領導拍掉身上的 “灰塵”。有些有逆反心理的黨員,對批評與自我批評存在抵觸情緒,害怕別人揭自己的短,不敢正視自身的缺點與錯誤。三是隔靴搔痒,輕描淡寫。長期執政條件下,有些黨員精神產生懈怠,黨性觀念、政治意識不強,在民主生活會上往往採取消極態度,奉行好人主義,批評常常是提希望,不談缺點﹔自我批評變成談感想,甚至是自我表揚。批評下級較多、批評上級較少﹔批評組織較多、批評個人較少。分析原因以工作忙、事務多、學習不夠等為主,對自己缺少思想和黨性修養方面的剖解。四是紀律渙散,不常批評。由於黨內民主、監督、懲戒、評價等制度設計和執行不力,有些地方黨組織和某些黨員便鑽制度的漏洞,奉行自由主義原則,有些黨組織對黨員缺乏有力的監督和約束,不經常開展組織生活,某些黨員不經常或根本不參加組織生活,只是把批評與自我批評當作“作秀”或擺“花架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