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用批評與自我批評武器純潔黨性

2013年11月19日15:28  來源:遼寧日報

堅持正確原則,在積極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中純潔黨性

當前開展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 “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繼續堅持用好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武器,使其真正發揮清潔思想、純化作風的作用,須堅持以下基本原則:

堅持批評與自我批評的黨紀性。黨章是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的黨紀參照。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既是共產黨員必須履行的義務,也是共產黨員應該行使的權利。敢不敢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是檢驗一個黨員黨性強弱的基本指標,彰顯了共產黨人的“政治勇氣”和“實事求是”的品格。就“政治勇氣”而言,黨員干部要堅持以黨章為鏡,遵守黨紀國法,對照黨的紀律和黨內法規,敢於摒棄好人主義、明哲保身、隔靴搔痒等弊端,勇於正視缺點和不足,敢於觸及思想要害,自覺履行黨員義務﹔就“實事求是”而言,批評與自我批評應該是針對 “工作中的缺點、錯誤”和“消極腐敗現象”,從宗旨意識、工作作風、廉潔自律等方面擺問題、找差距、明方向,不能無中生有、捏造歪曲,把批評當作“整人”,應劃清是非界限,對人對己都要實事求是,最終達到“治病”目的。

堅持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人民性。批評與自我批評是黨的三大優良傳承之一。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其價值坐標是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因此,批評與自我批評要樹立高度的黨性觀念、群眾觀念,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上,堅持批評與自我批評,走群眾路線。在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前,做到“從群眾中來”,要征求黨員和黨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在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時,做到“到群眾中去”,讓黨外群眾列席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民主生活會,現場監督黨員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是否屬實、全面、深刻。共產黨員敢於和善於運用群眾路線方法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是要從世界觀與方法論上根本解決黨員干部思想和作風不純問題。

堅持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有效性。首先,健全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制度機制。完善黨的民主生活會、誡勉談話、民主評議、黨內民主、黨內監督、黨務公開等制度,保証黨的組織生活經常及時有效開展,根除黨內生活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弊端,使批評與自我批評在制度的規范約束下發揮“藥效”。其次,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以客觀事實為評判依據。批評與自我批評是為了分析矛盾,對准病症,尋求措施,達到“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因此,對一些同志的錯誤要弄清表現、性質、程度、危害、產生原因以及化解辦法,實事求是地作出評判,避免就事論事或避重就輕不切要害。最后,注重批評方法的多樣性、藝術性和時代性。除民主生活會等傳統形式外,還可利用黨務微博、政務微博、群眾路線網、電子郵件、手機等新媒體形式。應根據不同時間、地點、場合、對象採取不同方式,將黨內批評與黨外批評、自上而下的批評與自下而上的批評、和風細雨式的批評與一針見血式的批評有機結合,以取得純潔思想、改正不足、優化作風的效果。

唐蓮英�陳蘭芝(作者系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研究生)

分享到:
(責編:楊麗娜、趙晶)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