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建設 | ·確定了完善黨員干部直接聯系群眾制度、健全干部作風狀況考核評價機制等12項制度建設具體措施,落實到13個責任部門。 |
改善民生 | ·哈爾濱改造300萬平方米這樣的房屋都由政府買單,供熱企業因此節約標准煤5.7萬噸。 |
處理問題 | ·嚴肅處理了巴彥縣法院超標配備車輛、雞西市興凱湖公安局將警用車輛借給非警務人員使用等問題。 |
“三公”經費 |
·壓縮省本級一般性支出5億元,壓縮5.5%,其中“三公”經費壓縮11%﹔ ·探索建立因公出國(境)任務、公務用車購置計劃與經費預算安排聯動審核控制機制等。 ·全面停止審批黨政機關辦公用房新建項目,全力制止濫建樓堂館所,對已審批的未開工項目,一律停止建設。 ·大力開展商業預付卡專項檢查,落實實名登記、非現金購卡以及限額發行“三項制度”,14萬余名干部職工作出會員卡“零持有”報告。 |
行政審批 | ·取消調整221項行政審批事項、38項非行政許可審批項目、13項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 |
壓縮會議 | ·全省性會議在2012年基礎上壓縮30%。 |
為民服務 |
·第一批活動單位黨員干部深入760個重災村聯村幫戶。 ·省工商局將原來20余種辦事指南細化為50余種﹔ ·省人口計生委建成流動人口一孩生育服務証便民辦証系統,在全省實行網上辦証服務。 ·成都市創新開辦“政務微博辦事大廳”,建立“網上反映—網下處理—網上反饋”的協調聯動解決機制。 ·推出交通違法罰款全省異地繳納服務措施,協調搭建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繳款平台。 ·建設“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推行網上立案、查詢、答疑,推進裁判文書公開,完善司法救助工作機制。 |
處理問題 |
·電子監察系統已經延伸到1869個鄉鎮便民服務中心,開展“庸懶散拖”專項效能監察,已糾正問題1009個,問責201個單位、407人。 ·四川先后通報了26起涉及“四風”問題的典型案例,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立案查辦涉及“四風”問題案件456件。 ·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省委省政府“十項規定”案件598件,給予399人黨紀政紀處分﹔公開通報相關典型案件379件,公開曝光143件。 |
中紀委監察部 |
|
召開會議情況 |
今年以來,以中央紀委監察部名義召開的全國性會議隻有3個 |
與去年同期相比,委部機關會議費下降84.06%,招待費下降52.07%,培訓費下降37.87%,印刷費下降13.49%。 |
|
縮減公文 |
委部機關公文從原來的41種減少到18種,精簡幅度達56%。 |
今年1至8月,向中央紀委委員、各派駐機構、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發送紙質公文比去年同期減少60.9%。 |
|
出國人次數 |
不組織或參加與紀檢監察業務無關的團組,今年以來先后拒絕了4個國際會議的邀請。 |
議事協調機構 |
中央紀委監察部機關對參與的125個各類議事協調機構進行精簡,取消或不再參與86個,保留或繼續參與39個。 |
優化內部機構設置,撤銷黨風廉政建設室、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室,新設立黨風政風監督室﹔ |
|
撤銷執法監察室、績效管理監察室,新設立執法和效能監督室﹔ |
|
增設第九紀檢監察室、第十紀檢監察室。 |
|
清退會員卡 |
6月20日前,全國81萬名專、兼職紀檢監察干部按時遞交會員卡零持有報告。 |
中央紀委監察部機關帶頭落實,委部領導班子成員、在編干部職工全部填寫了個人會員卡零持有報告,確保人員100%覆蓋。[全文] |
公安部 |
|
辦事程序 |
|
對群眾申請辦理戶口等符合政策規定、但手續材料不齊的,要提供書面清單,一次性告知群眾補充事項,可以不開証明的不要讓群眾開証明,可以一趟解決問題的不要讓群眾跑兩趟,可以不回原籍辦理手續的不要讓群眾來回往返﹔ |
|
辦事流程 |
運用人口信息系統等科技手段加強監督管理,堅決杜絕“一人多戶”、“一人多証”、隨意更改信息等問題。 |
投訴渠道 |
建立網上服務平台,開通網上監督窗口,暢通群眾對違法違規辦理戶口、証件和辦事難、辦証難問題的舉報投訴渠道。 公開辦理戶口登記和居民身份証相關政策、申請條件、審批程序、審批時限和收費項目、收費標准。 |
責任追究 |
凡是被舉報在辦理戶口業務過程中刁難群眾、經調查屬實的,一律停止執行職務,追究責任﹔ 凡是發現利用職務之便辦理虛假戶口的,一律予以開除﹔ 涉嫌犯罪的,一律追究刑事責任。[全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