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眾是黨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是黨的“傳家寶”。黨的十八大強調“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深刻體現了教育發展對於滿足人民群眾需求的極端重要性。提高質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線”,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內涵建設是當今高校改革發展的主題。對於高校而言,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最根本的是要以“人民滿意”為准繩,順應群眾期盼提升教育質量﹔最關鍵的是要尊重師生的主體地位,依靠群眾力量推進內涵建設。
一、 強化高校內涵建設體現了群眾路線的本質要求
內涵式發展,即通過穩定學校規模,優化內部結構,提高辦學效率和質量來推動高校科學發展。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既是對高教發展宏觀背景的深刻認識,也是對高教發展規律的正確把握,更是對新時期人民群眾教育需求的及時回應,充分體現了群眾路線的本質要求。
(一)強化高校內涵建設是新形勢下辦好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
全球化浪潮的席卷,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使各國紛紛將科技進步和教育改革作為加快經濟復蘇和推進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舉措,這要求我們必須以新的高等教育發展戰略應對世界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教育的大變革。經過二十多年以規模擴張為特征的外延式發展,我國高等教育在步入大眾化階段的同時,也出現了辦學定位趨同、辦學結構失衡、人才培養質量與社會經濟發展需要脫節等突出問題,人民群眾日益旺盛的教育需求與優質教育資源相對不足之間的矛盾成為當前高等教育發展面臨的主要矛盾。提高教育質量,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成為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
(二)強化高校內涵建設需要充分尊重師生員工的主體地位
以人為本是黨的群眾路線的根本體現。強化內涵建設,要把“一切為了師生,一切依靠師生”作為高校改革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方面,要充分調動廣大師生員工的參與熱情,提高其主人翁意識,發揮其在提升育人質量、推動教學科研、創新體制機制等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形成推進內涵建設的強大合力﹔另一方面,要尊重師生意願、維護師生利益,不斷優化校內資源配置、創造優良育人環境,把學校發展的成果惠及師生,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師生的根本利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