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長期奮斗和建設經驗的總結,是毛澤東思想靈魂的基本面之一,是黨的根本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其目的、意義具有長期性、穩定性,而具體的實現形式和踐行方法則應依據社會環境變化和社會發展進步而不斷豐富和改進。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堅持以人民群眾為本,始終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堅持並踐行群眾路線,特別是從今年下半年起,在全黨自上而下分批組織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對保証黨和群眾的血肉聯系,保証黨的各項工作的成功具有重要意義。對於全體黨員、干部來說,搞好活動的關鍵是要提高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能力。不僅要像老一輩的黨員、干部那樣帶著對群眾深厚的感情、帶著問題深入基層走下去,更要運用好當下信息化時代的新媒介新平台收集整理群眾的各種意見、建議,從而更加全面、快捷、系統地聽取群眾呼聲,集中群眾智慧,解決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融洽黨群干部關系,營造和諧的內外部環境。
一、 群眾路線實踐的社會環境變化
黨的群眾路線最早於1929年提出,它形成於革命初期,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得到不斷豐富和發展,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傳家寶。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在長期革命斗爭和社會建設實踐環境中,不斷探索、歸納和總結,形成並始終堅持了“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和“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在當時的社會環境條件下,了解社情民意隻能通過深入工人、農民群眾中間,多走進工廠、田園,掌握和廣泛了解他們的真實意願,形成黨的工作方針和路線,並發動群眾齊心協力去實現。如:在井岡山斗爭時期,革命根據地所處的位置當時均是交通閉塞的偏隅山區,經濟十分落后,有不少地方尚還是“杵臼時代”。通訊方式主要依靠人帶口信和信件。交通方式基本停留在步行和騎馬,很多時候受安全、交通不暢等因素制約,一封信的來往短則十天半個月,長的要隔上幾個月。在這種條件下,毛澤東同志強調要走群眾路線,就經常深入田間地頭,卷起褲腿同農民群眾共同勞動,及時了解農民群眾當時最迫切需要的是有自己可耕的土地,為此,黨制定了土地革命斗爭路線,開展了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和債務,滿足農民土地要求的革命。正是這樣堅持走到群眾當中,依靠並組織發動群眾,方才聚集了革命的星星之火。再比如:1927年1月4日至2月5日,當時為了答復黨內外對農民革命斗爭的質疑,毛澤東深入湖南調研,由於沒有交通工具,他隻能在32天裡步行700多公裡對湘潭、湘鄉、衡山、醴陵、長沙五縣農民運動進行實地考察。在調研掌握農民運動實際情況后於當年3月發表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解決了中國民主革命的中心問題——農民問題的理論和政策,為無產階級領導農民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撐。經驗表明,革命年代受落后的生產力和通訊、交通工具、人身安全等客觀條件的制約,要想真實了解掌握社情民意隻能靠雙腿一家家的走、一戶戶的聊,面對面的溝通這樣單一的手段。建國后,作為執政黨,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和條件開始逐步好轉,開展群眾路線,深入群眾、了解情況的方式也更加豐富。比如:在交通工具上我們有了汽車、火車、輪船、飛機,在通訊工具上,電報、郵寄、傳真、電話等也相繼推出並廣泛運用。這些新方式的運用不僅拉近了黨員干部與群眾之間的距離,增進了與群眾的感情,而且能夠更加廣泛、方便、快捷地了解掌握群眾的思想、狀態和關心的問題。可見,社會環境和條件的逐步改善為開展好群眾路線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二、信息化條件下群眾路線的實現形式及方法
如今社會已進入信息化時代,據統計,截止2012年底中國網民總數已達 5.64 億,網民人數和普及率都居世界第一。這意味著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條件相比過去又發生了巨大變化,同時也意味著我們黨走群眾路線,了解掌握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的手段和方式也將更加多元。正如網絡,它具有快捷、直接、低成本、影響大、無邊界等特征, 這讓處於社會各個階層的人民群眾表達意願、訴求的願望更強烈、積極性更高,內容也更加直接、豐富。他們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網絡參與到社會、政治、經濟、生活等方方面面。網絡寬鬆、覆蓋廣的特點,甚至產生了一批民間“意見領袖”或所謂網絡“大V”,儼然代表著網民發表意見,引領輿論,其對群眾的影響比以往更直接、更廣泛、更迅捷,這都使我們黨如何在網絡環境下,更有效地做好群眾工作,面臨著新的考驗和挑戰。正是因為看到了網絡環境對群眾路線和社會管理的深刻影響,這些年來,我們黨一直十分重視群眾借助網絡表達訴求和意見,將運用好網絡媒介等信息化渠道作為實現傳統下基層、問民情目的現代化、信息化的重要手段。正如QQ、微信、微博、博客、論壇、郵箱等都已然成為黨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新窗口,也為老百姓表達意見、開展監督提供了新通道。同時,利用網絡實施黨務、政務、企務公開,同群眾進行對話交流,自覺接受監督,化解各類矛盾,也為黨的群眾工作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空間。特別是近年來許多省、市黨政領導已開始通過“網絡問政”等方式與群眾進行在線互動對話。如江西省委書記強衛參加“反對‘四風’、實干興贛——省委書記與網民面對面”在線交流活動中,對於網友提交的31個需要調查處理的具體問題悉數帶回“后台”處理,並強調“上網有線上線下之分,網絡聽訴沒有下線時,網絡問政時刻在線上。”江西省省長鹿心社參加“我給省長提個問”線上交流活動,就“反四風,服務群眾”與網友在線交流,聽取意見和建議。可見,信息化條件下運用網絡等新媒體新平台與群眾互動的新方式對系統做好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