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聚人心
“如今的幸福生活從哪裡來?是黨帶領我們群眾走出來的,我們要從心底裡感激黨的關懷,感謝祖國大家庭的溫暖。”坐在村委會主席台上侃侃而談的,是扎囊縣扎塘鎮吉林村70歲的桑旦曲杰老人。
像吉林村這樣,請本村的老年人和老黨員“出山”給群眾講解新舊西藏歷史,在強基惠民活動中並不鮮見。活動中,我區各級駐村工作隊紛紛結合基層和本單位實際,通過開展新舊西藏對比圖片展,收集反映發展變化的實物、建立專門的展覽室、制作宣傳欄、發放宣傳資料、表演精彩的節目等形式宣講黨的政策、進行感恩教育工作,讓群眾從心底感黨恩、堅定跟黨走的信念,真正讓群眾明白了惠在何處、惠從何來。
駐拉薩各級駐村工作隊利用節日編排節目,把群眾身邊的真人真事搬上舞台,讓大家在歡聲笑語中看變化、受教育。提起駐村工作隊去年底在村裡組織的聯歡會,曲水縣聶當鄉熱堆村村民群宗笑著說,與專業演出相比,他們村的那台節目也不遜色。朴實的演出讓她看到了發生在身邊的巨變,從而越發體會到平安和幸福的珍貴,越發打心底裡為偉大祖國而自豪。
通過深入開展創先爭優強基惠民活動,群眾把共產黨當領路人,把人民政府當靠山,把工作隊當親人,對未來充滿希望。桑日縣絨鄉沖達村村民次仁頓珠在領到駐村工作隊贈送的領袖像后說:“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共產黨給的。誰再像‘3·14’那樣鬧事,我們就和他堅決斗爭到底。”
拓寬門路助發展
看著600棵新桃樹苗開始抽枝吐綠,日喀則市東嘎鄉普夏村村委會主任羅布發自內心地笑了。3年后,新桃園將讓村裡人年人均增收500多元。駐村工作隊來到他們村后,經過深入調研、反復咨詢、數日勞作,600棵桃樹苗便扎根在了普夏村的土地上。
在強基惠民活動中,全區各級駐村工作隊從群眾最關注的增收問題入手,下大力氣幫助村民出主意、想辦法、理思路、找門路,為村裡制訂農牧業結構調整、農牧民技能培訓、特色產業開發、合作經濟組織建設、村集體經濟發展等方面的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拓寬了群眾增收致富渠道。
駐拉薩市各級駐村工作隊在深入走訪調研、建立家庭台賬、摸清底數的基礎上,與當地干部謀發展,找准自身特色,因地制宜地提出經濟社會發展規劃,進一步理清了發展思路。同時,通過實施“短平快”項目,使村(居)自我發展的“造血”功能得到了有效提升。
緊扣“強村富民、安居樂業”主題,駐山南地區各級駐村工作隊積極創建完善發展規劃、強化能力培訓、實施增收項目3個平台,努力實現村村有項目、戶戶有門路、人人有活干、天天有收入。通過採取“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開展農牧業實用技術和創業就業技能培訓2萬余人(次),扶持引導和發展集體經濟、合作經濟組織實體近千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