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

“女汉子”吴菊芬:机关“第一难”岗位坚守10年

2014年04月21日10:58  来源:四川新闻网

“女汉子”吴菊芬:机关“第一难”岗位坚守10年

——记仁寿县委群工部副部长、县政府信访局局长吴菊芬(上)

有人把信访干部比作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每天从上班到下班,面对的多是一张张怒气冲冲的脸,听到的多是一阵阵埋怨声,遇到的多是一件件麻烦事。但吴菊芬有着与生俱来的“侠骨柔肠”:对信访工作充满一腔热血,对来访群众尽是耐心与柔情,协调相关部门处理群众问题时该强硬就强硬,“女汉子”风格尽显无遗。 ——题记

工作中的吴菊芬

暮春时节的川西坝子一片葱绿,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4月9日上午10时,身材瘦小的吴菊芬正匆匆赶至仁寿县富加镇,为当地的基层干部做一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宣讲,她带来的报告题目是《时刻把群众装在心中》。吴菊芬说,最近特别忙,除了做好县里的信访工作外,她还受邀前往乐山、雅安等地做宣讲,将自己长达10年信访工作的心路历程与大家分享。

她在农村基层工作20年,在被称为机关“第一难”的信访工作岗位一干就是整整10年。在这长达10年的坚守中,吴菊芬经常拖着疲倦的身子奔走在仁寿、成都和北京三地之间;在这3600多个平凡日子里,平均每个工作日吴菊芬接访达20余人次,年均接访2000余人次,10年中接访量共计近3万人次;在吴菊芬的努力和奔走下,当地群众的合理诉求百分百得到圆满解决,群众亲切地叫她“吴满意”……

吴菊芬(左二)在基层群众中走访

吃“百家饭”长大

对群众有份特殊感情

有人把信访干部比作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每天从上班到下班,面对的多是一张张怒气冲冲的脸,听到的多是一阵阵埋怨声,遇到的多是一件件麻烦事。往往你说得口干舌燥,精疲力尽,换来的却是一阵数落、一通怨气、一番侮辱、一顿谩骂,因此,信访部门被称为机关“第一难”,很多干部不愿意做信访工作。但吴菊芬认为,信访局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桥梁纽带,是了解社情民意的窗口,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娘家”,人民群众有怨气,说明我们的工作还有欠缺,即使受点委屈、不被理解,也不能斤斤计较。

“群众来上访,可能因为相关方面不作为甚至乱作为,群众大都有难言的苦衷或是迫于无奈。他们之所以来找政府,是因为相信政府能为民办事,能主持公道,能排忧解难,我们一定要把来访群众当家人,群众来信当家书,群众的难事当家事!”吴菊芬深情地说,每当看到来访群众一双双饱含期盼的眼神,她都深感重任在肩,心中油然而生的是倾力为民排忧解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吴菊芬说,有人曾经多次问她,你为什么这么喜欢做群众信访工作?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她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有吃“百家饭”、穿“百家衣”的特殊成长经历,让她对群众有了一份特别的感情。可以说,没有邻里乡亲的帮助,就没有今天的她!

1965年8月,吴菊芬出生在仁寿县文林镇八里村,两岁多时母亲病逝,从此她与父亲相依为命。由于父亲常年在外替人帮工,年幼的她常常独自在家,过着饱一顿饥一顿、衣服鞋子破了没人缝补的生活。邻里乡亲看她可怜,就常常接济帮助,今天张家邀请她去家里吃饭,明天李家送她一双自己纳的鞋子,后天王家又送她一件干净的旧衣服……这么多年,吴菊芬把这感人的一幕幕都深深记在心底。

1984年中专毕业后,吴菊芬放不下对邻里乡亲的牵挂,毅然决定回到家乡农村工作。她先后在仁寿县珠嘉乡、大化镇担任妇联主任、团委书记、副乡镇长、党委副书记等职,在基层乡镇一干就是20年。艰辛的成长历程,长期的基层工作经历,让她对群众有一种割不断的血脉亲情。正是怀着这份难以割舍的天然亲情,2004年,吴菊芬主动向组织请缨,放弃乡镇副科级领导职务,来到仁寿县信访局担任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这一干就是整整10年!

吴菊芬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仁寿县是全国排名第三的人口大县,人口在全省位居第一,有60个乡镇。2004年,该县经济发展还相对滞后,各类历史遗留问题和发展中积聚的矛盾较多,情况错综复杂,群众工作和信访工作压力很大。“当时,组织上急需派遣一人专门负责北京、成都的群众信访工作,这需要常年奔走在仁寿、成都和北京三地,面对的信访问题更多、难度更大,且与家人聚少离多,我当时根本没想这么多,就主动请缨调过去了!”

分享到:
(责编:权娟、秦华)

相关专题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