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具體、具體抓,堅持不懈推進干部隊伍作風轉變
去年9月,中江縣集鳳鎮石埡子村黨支部班子專題組織生活會上,有人問村支書田明闊:“有群眾沒領到糧食直補款,村上都不曉得,你這個村支書是不是有點官僚?”針對查擺出來的問題,村委班子迅速完善問題台賬、“四風”問題台賬、個人問題台賬,把村民反映的問題一件件記錄在冊,並分別確定專人解決。群眾有訴求,干部來解決。在深入推進作風建設中,省委推動各地各部門以及各級干部直面存在的問題,具體抓、抓具體,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地解決,有力促進了干部隊伍作風轉變。
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各地各單位普遍建立“四風”問題台賬,將查擺出的問題進行台賬管理,逐項逐條列出問題清單,明確責任人、目標措施和完成時限。
省委以上率下,抓好整改落實作出示范。省委常委班子整改方案7個方面、32項整改任務全部落實到位﹔37項制度建設計劃已完成33項,預計今年1月可全部完成。目前,第一批活動單位列出的6138項整改措施已落實 5865項,佔95.5%﹔市縣鄉三級領導班子提出整改措施15.6萬項,正有序推進整改落實。
從2013年11月以來,省委部署在全省開展“走基層、解難題、辦實事、惠民生”活動,組織機關黨員干部集中走訪基層聽民意、抓整改、轉作風,讓群眾切身感受到活動帶來的新氣象、新面貌、新作風。
各地各部門按照農村“走基層”、城市社區“雙報到”、藏區“結對認親”、災區“聯村幫戶”的基本格局,走下去接地氣,以群眾需求為指針,以解決群眾生產生活困難為方向——這是“走基層”活動引人矚目的亮點。
成都溫江區金馬鎮興元社區書記田玉成走基層,隨身攜帶“三件寶”:錄音筆、建議表、便民藥箱。錄音筆上,200個錄音片段,一句不漏記錄著上百戶群眾的呼聲﹔意見表上,收集各類意見建議285條﹔便民藥箱裡,備好各種常用醫藥用品,方便群眾及時取用。“走基層”活動中,我省還大力開展大下訪、大化解、大治理行動,各級領導干部接訪下訪6.9萬人次,解決突出問題20.5萬件次。省上分兩批集中交辦的4588件重點信訪案件,目前已辦結4551件,結案率99.2%。
目前,全省黨員干部分期分批“走基層”500.4萬人次,走訪群眾978.5萬戶、2513.6萬人,收集意見建議103.9萬條。黨員干部結成幫扶對子35.8萬對,投入資金44萬元,解決民生難題63萬件。
“走基層”活動的開展,讓越來越多的黨員干部豐富了群眾工作經驗,提升了服務群眾意識,成為政策宣傳員、民情收集員、矛盾調解員、群眾服務員。
建立長效機制,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每年11月開始,用3個月左右時間集中開展“走基層”活動——省委以制度形式開展“走基層”活動,以此推動聯系服務群眾常態化長效化。
如何讓好的作風內化為信念、外化為習慣、固化為制度?省委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研究解決作風問題,建立健全作風建設長效機制,推動作風建設常態長效。
2013年初,省委決定在全省開展省級領導干部聯系指導市(州)和基層活動,次年5月,在全國率先出台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的《意見》,把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開展作風建設情況作為重要內容。省委總結運用教育實踐活動經驗,制定出台《關於建立健全作風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關於認真貫徹“三嚴三實”要求進一步加強黨員干部教育管理監督的意見》和《關於堅持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緊密結合全面推進從嚴治黨的決定》,形成深入推進作風建設、全面推進從嚴治黨的制度體系。
同時,我省創新作風建設督查機制,形成合力常態推進。去年,我省組成作風建設專項監督檢查組,採取明察與暗訪相結合,集中督查與專項督查相結合,堅持每月深入市(州)、縣(市、區)和省級部門開展重點抽查。近兩年來,在省級層面共組織24個督查組,督查期間與1199名黨員干部進行了個別談話,暗訪100余家餐飲娛樂場所,查閱公務接待、差旅費、會務費支出等情況,對發現的問題建立台賬,督促及時整改。
省委還將正風肅紀工作情況納入2014年度對市(州)的目標考核,將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十項規定精神、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糾正“四風”問題等作為責任制考核的內容。同時,將推進作風轉變的成效交給人民群眾“評”——納入黨風廉政建設社會評價和政風行風滿意度測評,以群眾滿意為標准推進作風建設。
從權力運行的源頭上確保作風建設的長效化也是我省的亮點。
近年來,我省本級分四批取消、調整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333項﹔市(州)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2649項,精簡和優化辦事流程,極大方便了群眾。建立行政權力依法規范公開運行平台和監察平台,完善省、市、縣三級聯網行權機制,使用范圍達8300個政府部門、近9萬個行權崗位,強化行政權力運行監督制約。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唯有以更加優良的作風取信於民,才能凝心聚力推進四川“兩個跨越”。(陳鬆 杜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