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和諧暖流潤民心

甘肅甘南州踐行群眾路線打造“尼江”生態文明示范村走筆(上)

2014年12月10日14:56  來源:甘肅日報

交融

一路顛簸,從江車溝口行駛7公裡后便到了尼巴大溝溝口,牧道開始變得愈加坑窪不平。

穿過遍布草原的條條溪流,路過帕吾婁溝,再行駛4公裡,終於到達加巧溝口。在拐進溝口不到1公裡處,汽車最終還是拋錨了。距離目的地還有4公裡的路程,大家下車徒步前行。

這樣的情形干部們不知遇到過多少次,而這些溝溝道道,有時他們甚至一天要跑兩次。

崎嶇的牧道上,干部們腳步匆匆,他們統計著山底下搭建的帳篷數量,分析著搬牧情況,並不時與往年坐牧情況進行比對。

冬天,漫山遍野泛黃的牧草使草原呈現出另一番景致。陰面山坡上,立冬時節的一場大雪還未消融,零星積雪覆蓋的草山如一塊黃白相間的花布,向天際延伸。

“立冬一場雪,明年必定雨水充足,水草豐茂。” 尼巴鄉黨委副書記、尼巴村包村干部准格加感嘆道。

准格加已在尼巴鄉工作20個年頭,而鄉黨委書記楊世棟也已守護這片草原近18個年頭,鄉長拉目才讓在這裡生活了16個年頭……

從青春年少到不惑之年,他們最美好的年華都留在了車巴溝裡。他們親眼目睹了曾有的糾紛,也見証了堅冰初融、矛盾淡化的過程,而今,他們更是聽到了群眾謀求發展的迫切心願。

“作為一名基層干部,想方設法幫助群眾脫貧致富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如今有了各級各界的幫助,我們更有信心了。”拉目才讓由衷地說。

“如今,這裡的群眾工作穩步推進,干部們走村入戶,給群眾擺事實講道理,引導大伙兒謀發展。”尼巴鄉黨委副書記、江車村包村干部楊完麼說。

“要持續做群眾工作,打開群眾的發展思路。”甘南州“尼江”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劉智勇說。

在干部們朴實的話語中,記者感受到了他們厚重的為民情懷。

“我們要通過不斷改進各級干部的工作作風,努力把群眾工作往深裡做、往實裡做,以扎實的作風贏人心、暖民心!”俞成輝說,立足當前群眾工作已取得的積極成效,進一步鞏固和深化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繼續深化雙聯行動,把教育實踐活動中服務群眾的有效做法常態化、制度化,實現群眾工作由點上發力、面上開花向全面激活、縱深推進轉變是徹底解決“尼江”問題必須遵循的原則。

分享到:
(責編:張玉、常雪梅)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