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湖南常寧:根扎厚土“學”果豐

2014年09月25日13:02  來源:湖南日報

常寧市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堅持高標准,貫徹嚴要求,以求真務實的作風,抓鐵有痕的精神抓實活動的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細節,取得了干部作風轉變、經濟社會發展、群眾滿意放心的效果。本報從今天起連續報道該市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做法和經驗。

八寶常寧,秋色斑斕。榴紅橘黃遍地金,秋是收獲的季節。

從天堂山下到宜水之濱,從繁華宜城到風情瑤鄉,常寧大地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如浩蕩春風,拂潤城鄉。

春華秋實。這個秋天,常寧收獲著“學教”豐碩的成果,收獲著政通人和的喜悅,收獲著富民強市的希望。

魅力常寧,每串數字精彩綻放群眾路線教育正能量轉化成果的光芒。

今年1-8月,全市完成財政總收入7.96億元,逆勢中穩定增長﹔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4.63億元,增長2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07億元,增長12.8%。

“三公”經費壓縮二成,接待費用下降三成,奢靡之風大為收斂。

鄉鎮干部在鄉鎮入住率達100%,干部“走讀風”基本杜絕……

常寧市委書記何錄春信心滿滿,深有感言:常寧群眾路線教育堅持活動高標准、督導高質量、整改高效率、發展高水平,不走過場,注重實效。

省委駐衡督導組組長楊泰波在常寧督導查訪時,滿意點贊。

學習教育 一絲不苟

天大地大,老百姓最大。

先說一條背街小巷的故事,看常寧干部的群眾觀念。

市區宜陽街道辦事處嵩宜社區的新街橫巷有條600米長的爛泥路,晴天三寸灰,雨天三寸水,周圍三四千人出入要跳“芭蕾舞”,怨聲一片。街道、社區曾向上級打了四、五年的報告,修路一直“冒落兜”。今年群眾路線教育的春風吹到了這個角落。宜陽街道辦事處向市裡爭取到了改造背街小巷專項資金150萬元,硬化工程7月份竣工,終於打通了出行“最后一公裡”。居民廖啟凡說:“搭幫干部踐行群眾路線為老百姓修了一條民心路。”

觀念是行動的“總閥門”。常寧市委從實踐中切知:抓群眾路線教育必須先學習洗腦,武裝思想,從心坎裡牢固樹立群眾觀念。

3月13日,市委書記何錄春在全市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動員會上強調:群眾路線是親民愛民的傳家寶,強黨強國的“生命線”。干部心裡有群眾,群眾眼裡才有干部。

學習全覆蓋。多管齊下抓參學單位、參學人員,確保基層黨組織100%開展活動,黨員、干部100%參加學習。市委群教活動辦分類建立參學黨組織台賬,各鄉鎮、市直單位建立參學黨員台賬,各村(社區)、“兩新組織”等基層黨支部建立流動黨員台賬。屬流動黨員的,由支部給他們發一條短信、打一個電話、寄一套學習資料、征求一次意見。全市黨員參學率100%全覆蓋。

市委常委會帶頭5次集中學習,聽取省、市專家2場專題輔導,觀看了《焦裕祿》等電影,集中封閉式自學,原原本本通讀了中央規定的3本教材。

各部門、各鄉鎮集中學習3300場次,觀看專題教育片6200場次,上黨課3900堂。市活動辦舉辦了“心系群眾·公仆情懷”專項文藝演出,編印了“土教材”——《走群眾路線》,用身邊人、身邊事教育黨員干部。並開展了“入黨干什麼,為黨干什麼?”等專項大討論。

宣傳全方位。“群教”活動宣傳全覆蓋、無盲區,做到進電視、進報刊、進網站、進手機、進基層、進人腦。常寧報、常寧電視台、黨政門戶網、常寧新聞網、黨建先鋒網等主流媒體開辟活動專欄,編發簡報24期、手機報58期,制作電子顯示屏64處,宣傳欄1200個。

“五個一”學教活動是常寧一大亮點。開展一次集中學習、看一場電影、上一堂黨課、聽一次先進事跡報告會、開展一次專題大討論”,全市上下廣為推之,反應良好。

5月19日,市林業局會議室座無虛席。本局干部陽林武這位全市的道德模范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給全局干部職工上了一堂活生生的黨課。

百事孝為先。陽林武是個普通林業干部,2008年,72歲的父親因慢性支氣管炎病情危重並發肺氣腫。病榻前,他與父親同睡一床,喂藥喂飯,接屎接尿,5年如一日,無怨無悔。2010年,母親又罹患腰椎間盤神經腫瘤,生活不能自理。他不厭其煩地照料,天天為父母翻身洗腳。屋漏更遭連夜雨。2011年,妻子突發腦溢血中風,癱瘓在床。三個病人都需要他照顧,陽林武忙得像個陀螺不停地轉。去年4月,他父親臨終前說:“我這輩子能有這麼個孝子,值了!”

陽林武的大孝大愛,演繹了平凡人的精彩人生。全局干部職工聽了這堂活教材,感動的心在共鳴。

查擺問題 一丑不遮

俗話說,丑媳婦不怕見公婆。常寧市委把查擺問題作為群眾路線教育的重心來抓,為整改對症下藥。各級黨組織圍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的“四風”問題與老百姓出行難、辦事難、住房難、看病難、入學難、就業難“六難”民生問題,廣泛征求意見,虛心聽取批評。

“談、評、訪、收”,四管齊下,切實做到真聽意見,聽真意見。召開座談會2800場次,面對面聽取意見﹔發放民主評議表、征求意見表共8萬多份,征求群眾意見﹔開展“大走訪”和“黨員到社區報到,在家門口服務”等活動,上門聽取意見﹔各單位設立意見箱,開通熱線電話,隨時收集意見。

市委在常寧市黨政門戶網、常寧新聞網開通民意直通車、電子郵箱和官方微信微博,與網民互動交流,問計於民。市委常委會召開了5個征求意見座談會,聽取了基層代表,單位主要負責人代表,老干部代表,“兩代表一委員”代表的意見。市委常委會班子共收集查擺“四風”問題56個,11名市委常委班子成員共梳理問題324個。

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濤在市發改局督辦時要求:局黨組要敢於拉下“遮丑布”,以焦裕祿為鏡子,把問題一條一條擺到桌面上來,真正做到洗洗澡、治治病。

市發改局通過自己查、群眾提共收集意見建議31條,主要包括向省市上報項目進度時,存在虛報現象﹔申報、審批項目程序繁瑣,前置條件涉及部門太多,人難找、事難辦﹔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不到位,如棚戶區改造、保障房建設隻管報項目、爭資金,資金到位后卻監管不夠等等。局黨組認真整改。如總投資1.2億元的湖南一品現代化甲醇燃料新能源生產基地項目,按原來申報的繁瑣程序需要三個月才能辦理,經與省裡聯系銜接,半個月就辦好了項目審批手續。

分享到:
(責編:袁璐、常雪梅)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