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字當頭 確保活動不走過場
從教育實踐活動一開始,平南縣就“嚴”字當頭、“實”在其中,確保活動不走過場。
謀事在“早”——早在去年3月、7月、11月,平南縣組織了3批人員深入各鄉鎮、縣直單位、非公企業等進行專題調研,發放調查問卷3685份,征求到原始意見和建議5882條,為活動的開展找准著力點。
活動在“實”——平南縣委堅持高標准嚴要求,不折不扣地完成規定動作:2月24日,平南縣委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召開全縣動員大會,會議直接開到村(社區)一級﹔2月25日,縣委中心組舉行集中學習會,專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以及李克強總理等中央領導同志和自治區領導講話精神,認真學習有關文件。至今,中心組已先后召開了6次專題集中學習,縣直各單位及各鄉鎮領導班子開展集中學習共3029場次﹔全縣共發放各種學習資料13.48萬冊(份)、教育影片1.0734萬張,組織觀看《四風之害》、《焦裕祿》等專題教育影片1666場次,組織各級干部到革命傳統基地接受警示教育90次﹔舉辦先進事跡報告會302場次﹔組織1342名領導干部帶頭下基層講黨課共727場次。此外,平南縣各單位還採取到縣博物館參觀、到革命烈士紀念碑瞻仰、舉辦先進人物事跡報告會等靈活多樣、務實管用的學習教育形式,使活動入腦入心。
督導在“嚴”——平南縣委成立了高規格的督導工作組,由縣委書記、縣長在面上全方位督導全縣活動開展,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縣政協主席及其他縣委常委分別擔任10個督導組的組長,全程督導21個鄉鎮和86個縣機關的教育實踐活動,為活動健康有序、扎實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2月底,在第一次材料審查中,針對脫離實際、生搬照抄、措施不具體的活動方案,縣督導組提出了修改意見,88個鄉鎮和單位活動方案被退回修改完善,有些單位甚至修改了三四次。
活動中,縣委書記黃元明多次強調:“對搞形式主義走過場的,要嚴肅批評,令其端正態度、重新進行。做實活動各環節的工作,通過實實在在的學習教育,轉變工作作風,深入基層為老百姓辦實事。”
聚焦“四風”
立行立改求實效
“資金到位沒有?還存在什麼問題?需要黨委政府給予什麼幫助?……”7月7日,縣長區杰來到平南縣重大民生建設項目——雙擁路建設現場調研,以“現場辦公會”的形式,幫助建設業主破瓶頸、解難題。經多方努力,目前道路建設資金已陸續到位,各項建設工作有序推進。
針對“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和“慵、懶、散、慢”等問題,平南縣以轉變作風為重點,開展了“解放思想謀發展、轉變作風抓落實”主題活動,通過轉變作風提振干部精氣神,達到提效能、樹形象的目的。
整頓作風動真碰硬。平南縣組織紀檢監察、人事、新聞媒體等單位,對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工作作風和紀律問題進行明查暗訪,及時受理群眾舉報,對“四風”問題,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6月16日,平南縣政府就對涉及政務大廳窗口33件辦件超時辦結問題的單位和人員進行了處理:責令3個相關單位的主要領導作出書面檢查,對兩個單位在全縣范圍內予以通報批評並取消當年評優資格,對4名工作人員進行調查處理。平南縣還印發了進一步加強全縣公務用車管理工作的通知,嚴格公車使用管理﹔開展了軟弱渙散黨組織排查整頓,對39個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建立了《平南縣軟弱渙散黨組織台賬》,扎實開展專項整治工作。此外,縣鄉村(社區)進行三級聯動,開展了損害涉農利益行為、行政執法部門不正之風、參與賭博和縱酒行為、基層領導干部“走讀”等8項專項整治。
聚焦“四風”對症下藥。平南縣堅持開門搞活動,力求“照好鏡子、找准毛病”。採用民主測評、研討交流、面向基層、加強調研、聯村聯戶、網絡途徑、主動上門等7種形式征求意見建議,暢通群眾反映意見的渠道。據統計,全縣各活動單位收集意見建議1.0476萬條,通過個別談話征集到意見建議531條,通過“三聽三找”活動收集到意見建議2432條。針對查找出來的33條“四風”方面的突出問題以及整理匯總出來的37條意見建議,以及“10·28”案件、稀土回收利用造成環境隱患及安全問題等典型事例,縣委常委班子先后進行了4次集中會診,寫准寫透對照檢查材料,並召開了專題民主生活會。會上,常委班子成員認真查擺“四風”方面存在的問題,對照理想信念、黨性修養,查問題、擺現象、挖根源﹔在相互批評中,常委們敢於碰硬、敢於揭短,一針見血地指出其他同志存在的問題,既紅臉出汗充滿辣味,又鼓勁加油。
立行立改力求實效。針對文山會海、干部慵懶散拖、“三公”經費開支過大等問題,平南縣出台了《關於進一步精簡會議、改進會風的通知》,今年1-6月,全縣會議費同比減少63.65%,文件簡報同比減少52%﹔開展了10余次專項整治行動,對7個存在干部擅自脫離崗位的作風問題的單位、5個會風渙散的鄉鎮部門、1起公車私用問題進行通報批評,並及時整改﹔實行“三公”經費“月監控”制度,今年上半年全縣“三公”經費支出同比減少62.04%。轉變作風促進了機關效能的提高,目前,平南已公布取消調整了25項行政審批事項,通過政府信息公開平台公開政府信息8300多條,辦理審批事項7.8萬件,同比增長13%。全縣風清氣正的環境進一步形成。
創新載體
轉變作風惠百姓
“希望你樹立生活信心,在黨委、政府的幫助下克服困難、自力更生,過上更好的日子!”7月8日,縣委書記黃元明為平南鎮58歲的困難戶黎紅英遞過1萬元救助金,讓她感動得直落淚——在開展“千名干部進百村惠萬民”活動中,黃元明等平南縣四家班子領導率先垂范,帶領帶動全縣黨員干部深入鄉鎮村屯,體驗群眾生產生活,聽取群眾的意見建議,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讓群眾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按照“規定動作措施實、自選動作有特色”的原則,平南縣選准選好自選動作,創新活動載體,主要抓好“三學三比”、“三聽三找”、“千名干部進百村惠萬民”、“解放思想謀發展,轉變作風抓落實”、“三記三評三改”等6項主題活動﹔建設廉潔高效機關。
機關黨員、干部紛紛走進村屯、社區提供“零距離”服務,扎實開展“幫找出路、幫找項目、幫助致富,扶持資金、扶持技術、扶持政策”的“三幫三扶”活動,共認領“微心願”2567份,完成志願服務1400多項,為群眾辦好事實事1500多件。
縣直各單位、各鄉鎮紛紛結合實際,創新形式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國安瑤族鄉開展“夜訪瑤家”主題實踐活動,及時為貴坳屯解決了飲水難及集資缺口的問題﹔縣國稅局開展“民意走訪我先行、換位體驗我先行、便稅行動我先行、落實檢查我先行、作風整頓我先行”活動﹔縣林業局開展“大種樹、優生態、惠民生”主題實踐活動……
針對機關作風弊病的“三記三評三改”活動,全程規范記錄工作出勤、工作日記、民情調研,量化崗位職責和工作內容,實現了項目化、精細科學化管理,全縣各級干部累計撰寫民情調研日記1.2萬多篇,收集意見建議1020余條,為民辦實事、好事1700多件。
“兩手”都“硬”
加快實現新跨越
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平南縣堅持抓發展與搞活動“兩手”都“硬”,用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果檢驗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效。
在活動中,縣委主要領導主動加強對中央、自治區和貴港市各項重大決策部署的研究,深入分析全面深化改革的政策紅利,以及珠江-西江經濟帶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南廣高鐵通車、“水-公-鐵”立體交通網絡逐步形成等重大利好因素帶給平南發展的機遇,進一步明晰了平南發展思路:大力實施“港產城一體化”戰略,以“建港口、興園區、造新城、優農業、惠民生、保穩定、強黨建”為抓手,集中精力抓重點,全力以赴破難點,狠抓特色創亮點,加快實現“富民強縣”新跨越。
——把“推進一批重大項目落實見效”作為檢驗教育實踐活動成效的重要標准。全縣10個項目列入市級重點項目,全縣篩選50個項目重點推進,每個項目落實縣處級領導聯系包干﹔對每個重大項目實行“一個項目、一名四家班子領導、一個項目協調小組”的“保姆式”服務,嚴格落實自治區、貴港市的各項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在項目收費、市場准入、財稅扶持、項目用地、規費減免、融資擔保等方面,出台優惠政策,優化投資環境,吸引外來投資。今年以來,新開工的重大項目有投資2億元的廣西華燕礦源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年產40萬噸碳酸鈣項目、投資5.8億元的年產130萬雙特步鞋生產基地項目、投資5億元的桂鵬世紀城一期項目等。上半年,全縣新引進縣外投資項目43個,合同投資額61.74億元,實際利用縣外資金23.56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200萬美元。
——把教育實踐活動與“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活動、“推動城市提檔升級”等緊密結合,圍繞建設“區域性現代物流樞紐江濱城市”目標,推進城區重點向南發展,加快建設城東新區、江南新區、高鐵新區,再造一個平南新城。同時,加強城市建設的規劃和管理,在全縣深入開展“城市基礎設施大會戰”、“市容市貌大整治”活動,提高群眾素質,優化發展環境,提升平南新形象。
——把改善民生作為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有效抓手。縣委重點解決好教育、文化、衛生、就業、社保、出行、安居等方面群眾關注度高、反映強烈的問題,加快龔州中學、東湖小學、縣人民醫院新院、縣婦幼保健院新院、東方花園經適房二期等一批惠民工程建設,使發展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平南廣大人民群眾。各鄉鎮列出為民辦實事項目清單,作為年度工作的重點,逐項落實。同時,進一步強化領導干部基層聯系點制度,調整充實縣處級領導聯系鄉鎮力量﹔加強鄉鎮領導干部住鎮管理,繼續推行貧困村黨組織“第一書記”制度﹔注重發揮“一組兩會”作用,開展“聽、講、促、評”(走進群眾聽意見、深入群眾講政策、幫助群眾促發展、組織群眾評服務)活動,打通聯系服務群眾的“神經末梢”。
(莫新雄 文 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