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三個必然要求”意義重大

付玉紅

2014年06月04日10:38  來源:天津日報

三、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的必然要求

新的歷史條件下,世情、國情、黨情深刻變化且交互作用,使得黨如何才能更好地凝聚人心成為一個極其重大的課題。人心所向源自何處源自人民群眾對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認同理解,源自對黨的執政績效的褒揚贊譽,源自對黨的工作作風的體驗敬佩。因此,能否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能否使發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能否以優良的作風取信於民,事關人心向背,事關黨的生死存亡。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變化,我們的一些干部也出現了一些脫離群眾的傾向。一些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行為不端、作風不正的問題時有發生,人民群眾對此非常反感。一是“身”離群眾遠了。一些干部下去考察前呼后擁,事先安排好一切﹔一些干部隻對上負責,不對下負責,作講話、發指示空話連篇,很少與基層群眾接觸。二是“心”離群眾遠了。一些干部心裡想的是如何創造政績,如何拉關系、找門路提拔,而不是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不能與群眾同呼吸、共命運﹔一些干部更願意與老板交朋友,而不是與群眾交朋友﹔一些干部對待群眾高高在上,不尊重甚至損害群眾權益。凡此種種,都成為損害干群關系、引發民怨和激化人民內部矛盾的重要原因。我們每一名黨員如果不能在感情上親近人民、在工作上服務人民、在思想上感恩人民、在行使公共權力的過程中敬畏人民,反而在工作中拒人民於千裡之外、在生活中凌駕於人民之上、在內心深處懼怕人民,就不是合格的黨員。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工作作風上的問題絕對不是小事,如果不堅決糾正不良風氣,任其發展下去,就會像一座無形的牆把我們黨和人民群眾隔開,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作風問題是重點,解決作風問題,關鍵是深入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群眾路線是新形勢下提高干部隊伍素質和解決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的根本途徑。為了改進作風,黨的十八大后中央做出了“八項規定”,劍指作風問題,贏得了人民群眾的廣泛贊譽,取得了初步成效。

隻有解決好官僚主義問題,黨才能擔當起服務人民群眾的責任﹔隻有解決好享樂主義問題,黨員干部的心才能始終與人民群眾的心緊緊貼在一起﹔隻有解決好奢靡之風問題,人民群眾才能從感情上向黨聚攏。也正是基於對作風問題反復性和頑固性的認識,中央強調在教育實踐活動中要搞好制度建設,建立長效機制。這有利於進一步實現作風建設的制度化、規范化和常態化。隻要我們深入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始終注重從人民那裡汲取智慧和力量、傾聽意願和心聲、接受鞭策和錘煉,就能做到逆境中不餒不懼、順境中不驕不躁,我們的黨就能始終保持昂揚斗志、青春活力和奮發精神,就會贏得人民群眾的廣泛贊譽。

總之,“三個必然要求”互相聯系,互相貫通,互為因果,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它從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從實現黨的執政使命、奮斗目標的高度,從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執政地位的高度,把我們對黨的群眾路線的認識提高到一個新境界,為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加強黨的作風建設指明了正確方向,提供了思想武器。我們一定要切實把思想認識統一到習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上來,不斷增強貫徹群眾路線的自覺性堅定性,以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投身到教育實踐活動中。

分享到:
(責編:楊麗娜、秦華)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