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群眾魚得水,脫離群眾樹斷根’,在任何時候,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都不能忘,忘了就會失去人民的擁護和支持。 ”
“在世情、國情、黨情發生深刻變化的新形勢下,黨面臨著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面臨著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 ‘溫水煮青蛙’的教訓不可不防。 ”
“千萬不要忘了‘奢靡之始、危亡之漸’的古訓,對作風上的任何一個小毛病,都要高度重視,稍一露頭,就要力爭把它消滅在萌芽狀態,以保証不出現‘破窗’現象,杜絕‘破窗效應’。 ”……
走出報告大廳,聽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宣講報告的許多基層黨員干部深受觸動,感慨良多。
從3月25日起,省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宣講團奔赴全省14個市及省屬企業、高校進行集中宣講。
一場場精彩生動的宣講,宛如久違的春雨,在萬千期待中,滋潤著廣大基層黨員干部思想的土壤﹔在潛移默化中,增強了他們開展好教育實踐活動的理論自覺和行動自覺。
播撒思想的種子
唯有思想提高才有作風進步,唯有認識到位才會有改進自覺。
作風問題的根源在於黨性問題,教育實踐活動從本質上說,是為了改造主觀世界,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
同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相比,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涉及的單位和人員范圍更廣、領域更寬、數量更大,同群眾的聯系更直接、更緊密,涉及的矛盾和問題更加具體尖銳。
如何高水平高質量開展好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確保不虛不空不偏不走過場?如何使黨的群眾觀點、群眾路線落實到每個黨員干部的行動上?如何進一步形成經常抓、長期抓的工作機制,不斷把作風建設引向深入?
經省委領導同意,我省抽調7名理論功底深厚的領導干部、專家學者,組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宣講團,在全省集中宣講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系列講話精神,關於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意義、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基本原則,以及教育實踐活動的主題、總要求和主要任務,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黨的群眾路線的形成與發展、群眾工作的方法與藝術等內容。
4月2日,在省委黨校大禮堂,宣講團成員、省委黨校副校長周永生為300多名來自全省各市的基層黨組織干部作了題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做好新時期黨的群眾工作》的宣講,從而拉開了我省教育實踐活動宣講工作的帷幕。
在隨后的日子裡,省政協文化和文史資料委員會主任張鳳羽,省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鮑振東,省委黨校副校長周永生,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王意恆,遼寧行政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鄧泉國,省社科聯主席姜曉秋,遼寧社科院黨組書記戴茂林等7名宣講團成員,根據分工,分頭奔赴對應的沈陽、大連、鞍山、撫順、本溪、丹東、錦州、營口、阜新、遼陽、鐵嶺、朝陽、盤錦、葫蘆島等地,對當地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高校的黨員干部進行宣講,其間,每位宣講團成員還分別到省屬高校或省屬企業作了一場報告。
台上,宣講團成員旁征博引、引經據典、深入淺出地講解﹔台下聽眾聚精會神地凝神傾聽,仔細記錄。
宣講報告中,有著關於群眾路線理論深入淺出的闡釋——
“密切聯系群眾是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體現,是中國共產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是我們黨最大的政治優勢,脫離群眾就是我們面臨的最大威脅。 ”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貫徹執行群眾路線的過程實際上也是一個民主集中制的過程,是科學決策的過程。 ”
有著循循善誘、苦口婆心的勸解——
“得民心者得天下,黨的先進性和執政地位都不是一勞永逸、一成不變的,過去先進不等於現在先進,現在先進不等於永遠先進﹔過去擁有不等於現在擁有,現在擁有不等於永遠擁有。 ”
“國外一些大黨、老黨因脫離群眾相繼垮台,我們要吸取他們的教訓,主動對照黨章、黨的紀律、群眾期盼、先進典型,擺問題、找差距、明方向,祛除‘四風’之弊。 ”
也有著坦誠相見、滿懷善意的提醒——
“一個黨員,如果不注意學習,作風上放鬆要求,就會走向庸俗化,而庸俗化是變質的開始。 ”
“如果我們放鬆了黨性、理想信念、公仆意識等方面的教育,在復雜的斗爭面前就會迷失方向。 ”
聽完報告,許多基層干部感到受益匪淺,大呼解渴。
遼寧科技大學宣傳部長杜薇說,回顧我們黨在戰爭年代所取得的勝利,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堅持了黨的群眾路線。歷史証明,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是我們黨無往不勝的根本。
岫岩滿族自治縣偏嶺鎮豐源村黨支部書記曹佩良說:“聽了報告讓我明白,黨和群眾的關系如同大樓和地基的關系,地基不牢,樓就蓋不起來,我們在農村,發展村集體經濟、建設和諧新農村根本就離不開群眾的參與,群眾是我們的衣食父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