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川縣干部深入田間地頭了解葡萄種植情況。 記者 李銀發 攝
走進大理
蒼洱大地處處吹新風,從城市到鄉村,從機關到基層,大理白族自治州11690個基層組織、 18.2萬名黨員積極參加到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之中。
特點
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大理州從“小”處著手,不等待、不觀望,各項工作積極主動,讓學習教育在先、專題調研在先、查找問題在先、組織機構在先、抓好結合在先、營造氛圍在先。堅持領導帶頭、堅持開門搞活動、堅持問題導向、堅持從嚴要求、堅持創新載體。
“小”處著手 不走過場
開展活動,要干什麼,怎麼干?大理從小處著手,豐富和細化活動內容。聚焦“四風”找問題,一項一項地找,一事一事地查,不“跑偏”,不“散光”,改到位、改徹底﹔全面排查機關干部工作作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針對普遍存在的38種具體現象,發現和整改問題802個,問責干部195人﹔開展“清潔家園、清潔水源、清潔田園”環境衛生整治活動﹔啃掉“思想解放不足、市場化不足、利益固化觸動不足、發展條件不足、體制機制創新不足、進取精神不足”6個方面的“硬骨頭”﹔以洱海保護為重點,優化結構,海東開發,連片扶貧,改善民生,增進群眾福祉。
各縣市、各部門黨委和鄉鎮街道黨(工)委和基層黨組織在做好規定的動作的同時,更把自選動作做出彩,認真把中央、省委要求貫徹落實到“末梢神經”。
“我們要以普發興老支書為鏡子,照一照、想一想,反思自己、查找宗旨意識、工作作風、廉潔自律方面存在的差距。”祥雲縣下庄鎮干部這樣要求自己﹔洱源縣開展以“學習身邊人·做好群眾事”為主題、向李桂科同志學習活動,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學習身邊人、做好群眾事﹔大理市委“亮劍”黨員干部存在的主要問題,將反對“四風”擺在作風建設的突出位置。“亮劍”聯系群眾最后“一公裡“問題,將“零距離”擺進活動的落腳位置﹔劍川縣領導帶頭動真格,確保教育實踐活動組織有力。超前謀劃動真格,確保教育實踐活動部署周密,制定措施動真格,確保教育實踐活動不偏不空。
彌渡縣敢於揭短亮丑,深入剖析出領導干部不敢擔當,不願負責,存在“不騎馬,不騎牛,騎著毛驢中間游”的思想﹔機關工作人員,有的得過且過,混日子,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隻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執法監管部門和窗口單位、服務行業,有的責任心不強,服務意識差,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鄉鎮和村(社區)等基層組織有的眼睛隻往上看,隻對上級負責,不對群眾負責,導致群眾意見大,矛盾糾紛多等問題, 確保活動動真碰硬。
永平縣聽心聲,找問題﹔聽建議,納良策﹔辦實事,解民憂。黨員干部走出機關,走出文山會海,扑下身子、放下架子,深入到偏遠地區,了解社情民意,找出了群眾反映較為強烈的問題。為水泄鄉樂把村馬如城、郭雙鳳等4戶特殊困難群眾建蓋了新房,對縣城集貿市場進行了專項整治,共清除佔道經營326戶,糾正亂擺亂放80余戶,解決了群眾所盼,得到了群眾的好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