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還必須堅持政績由人民評判
2013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改進考核方法手段,既看發展又看基礎,既看顯績又看潛績,把民生改善、社會進步、生態效益等指標和實績作為重要考核內容,再也不能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來論英雄了。2013年12月,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他進一步指出,堅持群眾路線,就要真正讓人民來評判我們的工作。“知政失者在草野”。任何政黨的前途和命運最終都取決於人心向背。“人心就是力量”。我們黨的黨員人數,放在人民中間還是少數。我們黨的宏偉奮斗目標,離開了人民群眾支持就絕對無法實現。我們黨的執政水平和執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說了算,必須而且隻能由人民來評判。人民是我們黨的工作的最高裁決者和最終評判者。如果自詡高明、脫離了人民,或者凌駕於人民之上,就必將被人民所拋棄。這裡,習近平總書記就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提出了一個重要觀點,這就是:有效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必須堅持黨的執政水平和執政成效以及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政績必須而且隻能由人民來評判。
筆者注意到,四川在推進“讓人民來評判我們的工作”方面也進行了有益的探索。早在2007年1月,華蓥市就開展了“萬名群眾公開評議干部作風”活動。2009年8月,省委組織部出台了專門文件,要求市(州)、縣(市、區)黨委常委會,每年都要向全委會專題報告年度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情況,並在一定范圍內接受對本級黨委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和新選拔任用領導干部的民主評議,等等。
群眾評議干部政績是干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群眾是干部政績的最高裁決者和最佳評判者﹔“金杯銀杯,不如百姓的口碑”,群眾是否滿意是評價干部工作的第一標准。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我們隻要堅持權力由人民賦予、政績由人民評判,就一定能夠使黨的群眾路線得到有效貫徹落實、黨的作風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作者系四川省委黨校教授)
![]() |